面對變化快速的全球趨勢,臺灣需要更開放的教育視野,也需要更活潑的教育思維與教材,才能幫助孩子養成多元能力,迎接新時代。國語日報社關心當前孩子的學習能力提升問題,也關心偏遠文化弱勢地區孩子的學習落差問題,因而推廣在教育體制內實施讀報教育,以「實驗班」方式,提升學生閱讀、寫作、時事認知、社會關懷等公民素養,落實培育「會思考、會生活、會創造的優質公民」。

全國國中、國小,以班級為單位,由實際進行讀報教學的教師申請,須附教學計畫。偏遠或經濟弱勢地區優先全額補助。

105學年度(105年10月~106年6月,扣除寒暑假約7個月)。


1. 讀報教材:   國小一、二年級,以《國語日報週刊》作為讀報教材;國小三年級到六年級,以《國語日報》作為讀報教材;國中學生以《中學生報》作為讀報教材。
2. 輔助教材:   報刊教材之外,另提供讀報教育叢書作為教學參考。實施期間,本社並提供教學諮詢、研習資訊、教學訪視、期末教學成果分享活動等教育資源,協助實驗班推動讀報教學。
3. 實施時間:   可利用晨光時間、課間時間、彈性課程等,每週至少累計實施一節課,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以報紙當作教材的學習活動。
4. 實施內容:   鼓勵教師依據報紙內容創意教學,融入各科教學領域(國語、數學、自然與科技、藝術與人文等),發展多元化的創新教學;鼓勵學生將報紙帶回家,與家庭成員共讀,落實閱讀報紙的成效。
5. 經費分攤:   讀報教育實驗計畫的資源有限,因此希望能夠送給真正匱乏的學生。如果學區家長有能力支付,或是在地企業願意贊助部分費用,教師可勾選能夠自付經費的比例,讓讀報教育的種子擴散到更多地方。


1.   依據學校資源需求,提供班級學生「兩人一報」進行讀報教學,另加教師一份。
2.   為落實「提供充分教材便於師生運用」的讀報實驗教學精神,報份經核定之後,須依照教學計畫執行;若未依計畫執行,本社得取消贊助。



1.   認同讀報教育理念,有意願參與辦理讀報教學實驗計畫之學校及班級教師,都可提出申請。
2.   本教學計畫申請,教師須擬定一學年「讀報教學計畫」,並經校長同意。建議計畫重點包括:計畫名稱、教學目標、課程實施時間、實施方式等。
3.   相關申請經本社審查、訪談及評估通過後,依評鑑結果辦理。
4.   本計畫的實驗班教師,期末須提出教學成果報告,說明學生讀報後的學習成效、教師教學策略與省思,並配合相關讀報問卷調查、電訪、實地訪視,以及期末成果發表會分享。
5.   申請日期:即日起至9月10日。(臺北市國中讀報教育班申請至9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