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跨世代 共融共學」徵文活動 得獎優選作品

主辦單位:揚生慈善基金會
     財團法人國語日報社
國小中年級組 | 國小高年級組
國小中年級組

高雄市鳳山區鳳西國小三年九班 何佩玹
猴大王阿公

 我家有隻「猴大王」,這個猴大王眉毛長長捲捲的,肩膀寬寬壯壯的。他常說他屬「猴」,所以很會爬樹。他笑起來很爽朗,最愛帶我們去學校玩,他就是我的阿公。
 阿公蓋農舍時,挖了一個大池子養魚。每到週末,我們會在這邊烤肉,游泳。每次我在池子裡不小心嗆到水,阿公笑我們喝下「魚便便」。我們游泳一靠近池邊,阿公邊開玩笑,說:「餵食秀開始!這群『美人魚』好可愛呀!」,邊拿著烤好的肉串,餵我們這些小孩子。我們像聞到魚飼料香味而來的小魚,嘴巴一開一合。阿公真幽默。
 有一次,阿公帶我們爬山,觀音山的山友在樹上綁了繩索,阿公手抓繩索,盪來又晃去,調皮的學泰山大叫:「喔咿喔咿喔……」。之後,又在單槓上做出高難度的前翻動作。雖然阿公已經快七十歲,身手還是很矯健,這些動作都難不倒他。我們都叫他「猴子阿公」,他聽到也笑呵呵。
 我和阿公相處的美好時光,總是充滿歡笑。他常對我們說他小時候玩的遊戲,讓我更了解以前的生活。希望猴大王阿公永遠身體健康。

新北市新莊區榮富國小四年十三班 陳桓皓
樂齡中心小老師

 我的爺爺快要八十歲,雖然滿頭白髮,但每天充滿朝氣,活力十足,是我的最佳玩伴。爺爺從運動到卡牌遊戲,通通難不倒他。
 自從我上幼兒園,爺爺自告奮勇接我放學。每天放學,我們一起買下午茶點心去公園邊吃邊玩。爺爺不只是我的好玩伴,更是督促我學習的小老師。一年級時,爺爺用「臺灣國語」教我注音,由於發音不準確,鬧出很多笑話;我學九九乘法時,爺爺也是每天陪我背誦,還出考題讓我練習,這些點點滴滴都是我與爺爺最珍貴的回憶。
 四年級時,爺爺少了我的陪伴,所以報名社區老人樂齡課,每天帶著奶奶上課。他們會告訴我們課程內容。我聽到爺爺正在學桌遊「拉密」,勾起我的興趣,於是跟他們去樂齡中心上課。爺爺在我的指導下,在班級中脫穎而出。只要我一出現,再難的遊戲都能迎刃而解,我彷彿變成樂齡中心的小老師。
 我與爺爺奶奶相處的過程,不只陪伴他們,也得到溫暖,「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我很珍惜與他們相處的時光。

臺北市士林區百齡國小四年七班 李曼菱
走出憂鬱陰影

 從我出生開始,外婆無微不至照顧我,每天接送我上幼兒園,參與幼兒園大大小小的活動。
 然而,兩年前外婆罹患憂鬱症,變得沉默寡言,不像以前充滿活力與笑容。那段時間,家裡的氣氛很沉重,每當我看到外婆孤獨躺在床上就好難過。我知道,她需要我們的陪伴和支持。
 有一天,我讀到一篇文章提到:陪伴是最好的治療。我想起外婆以前最愛做菜,於是鼓起勇氣問她:「外婆,你能不能教我做你最拿手的排骨冬瓜蛤蜊湯?」外婆愣了一下,接著露出一絲微笑,說:「好啊,我們一起做吧!」
 那天,我們在廚房料理,外婆慢慢回憶她做菜的技巧。外婆仔細教導我選擇新鮮食材和控制火候的細節。她的語氣溫柔,眼神閃爍光芒。我在她的指導下,一步步完成這道美味的料理。當我們坐下品嘗料理,外婆臉上的笑容比任何時候更燦爛。
 我不僅學會一道料理,更明白陪伴與「健康老化」的重要。現在,外婆漸漸走出憂鬱症的陰影,正是因為我們的互動和支持。
 這道料理不僅是我們的共同回憶,也是象徵我和外婆羈絆的珍貴傳承。無論未來的挑戰有多麼艱困,我相信只要我們關心他們,就能陪伴他們走過每一道難關。

基隆市七堵國小四年三班 曾鈺程
忘年好麻吉

 我跟阿公是最好的朋友,我們經常告訴彼此許多小祕密。
 阿公家有三層樓,我們在三樓陽臺佈置祕密基地。阿公蒐集很多布條,掛在竹竿上遮陽。夏天時,我們經常在躺椅上做日光浴。
 我喜歡和阿公在祕密基地下棋。阿公是象棋高手,常常殺得我片甲不留,小時候我輸棋時,總會大哭。阿公這時會摸摸我的頭,告訴我:「人生有輸有贏才好玩!」接著拿出酥脆的餅乾,讓我破涕為笑。
 阿媽注重健康,不准我們吃零食,也不喜歡阿公吃太多肉。不過我一回來拜訪他們,阿公會到市場買美味的鹽水雞或鹹豬肉,偷偷藏在三樓的電鍋裡。我和阿公常常湊在電鍋前偷吃肉。有一次阿媽突然上三樓,問我們在忙什麽,我們趕緊假裝在聊天。阿媽一走,我和阿公相視微笑。
 阿公是我的靠山,也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希望他永遠陪在我身邊,這樣不管我面臨什麽困難都不害怕。

花蓮縣富源國小三年A班 古祐嘉
包粟像金牙

 我最喜歡和阿婆到田裡採收玉米。阿婆教我玉米的客家話叫「包粟」。每次到暑假,清晨陽光撒在大地上,露水在葉片上發出鑽石般的光芒。阿婆總是早早起床,帶我去田裡。她一邊走,一邊對我說她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點點滴滴。一路上說說笑笑,真開心。
 到了玉米田,我看見黄澄澄的玉米穗在陽光下隨風搖曳,彷彿在向我們打招呼。阿婆說:「待會採收時,要輕輕掀開包粟的綠色外套,看看裡面是不是有一顆顆的珍珠。」
 我小心翼翼掀開玉米外皮,看到金黃飽滿的玉米粒,心裡滿是疑問,大聲呼喊在遠處的阿婆:「阿婆!阿婆!包粟顏色像你金牙可以嗎?」阿婆哭笑不得的回我:「哪有人說玉米像金牙的,書讀到哪裡去了?」
 辛苦一整天,回到家後,阿婆用這些新鮮玉米做水餃。她的水餃是我最喜歡的料理。煮水餃時,鍋裡散發陣陣香味。這時,我早已飢腸轆轆。水餃起鍋後,我迫不及待,大口大口塞進嘴裡,阿婆溫柔看著我,說:「弟弟,慢慢吃,阿婆還有留很多給你。」這些水餃加了阿婆的愛心,果然是天下第一美味!
 我與阿婆一起到田裡採玉米,享用水作水餃的幸福時光,將永遠留在我的心中,成為我最珍貴的回憶。

國小高年級組

桃園市中壢區中壢國小六年五班 蕭儀如
用愛寫祕笈

 午後,我牽著爺爺粗糙的手,在公園的樹蔭下散步。耀眼的陽光穿過樹梢,照射在爺爺慈祥的臉龐。
 小時候,好奇寶寶的我,總是黏著爺爺追問一連串「為什麼」。爺爺一字一句告訴我其中的道理。他和藹的笑容守護我的奇思妙想,溫暖的臂彎是我最安心的「學習搖搖椅」。
 爺爺教我知識和思考,也教我感受無需贅言的關懷。我在「愛」的浸潤中成長,心裡一直期盼能回報他。
 這個機會很快的來臨。某天,爺爺困惑的問我:「寶貝,怎麼把手機音量調大聲,我聽不清楚。」我笑著幫他調好音量,但沒過幾天,他又問我同樣的問題。
 我專門為爺爺出一本《智慧型手機秘笈》,用大大的字寫下分解步驟,還繪製插圖,讓他能一目了然。當我將這它交到爺爺手中時,爺爺愛不釋手的反覆翻閱,還得意洋洋向老朋友展示。
 現在,我和爺爺依然經常牽手在公園下散步,不過多了一項休閒活動——只見樹下一群老人家,圍著《智慧型手機秘笈》坐下。他們一手推著鼻梁上的老花眼鏡,一手伸出食指,認真學習操作手機。
 爺爺滿臉笑容的看著朋友爭相搶讀孫女的「曠世巨作」。我拿著小畫板,倚靠著他的臂彎,繼續創作「續集」。
 親愛的爺爺,小時候是您牽我走進世界的懷抱,現在換我牽著您跟上世界的腳步。我要把對您滿滿的愛,都編寫成系列作品。

雲林縣育仁國小五年甲班 李呈彥
蝴蝶博士

 阿公年輕時是軍人,退伍後,因為熱愛大自然,所以成了蝴蝶保育協會的志工。
 蝴蝶志工有個特別的任務,就是標放蝴蝶。清明節前後,成千上萬的紫斑蝶會經過林內龍過脈,我會跟阿公拿著特製的捕蝶網,滿山滿谷去標放蝴蝶。他說:「這些蝴蝶的旅程很長,標放可以讓其他人知道牠們的遷徙路徑和棲息地,有助於生態保育。」
 他不僅教我如何捕捉蝴蝶,還教我用簽字筆在紫斑蝶翅膀上輕輕標記自己名字、日期和蝴蝶體長。我小心翼翼將蝴蝶放在手掌,準備標放,牠卻一動也不動。阿公說:「不要緊張!蝴蝶在裝死。你的手輕輕往上揮,蝴蝶就會翩翩飛舞。」阿公真是蝴蝶專家。
 有一次,阿公抓到一隻身上有標記的大青斑蝶,翅膀上寫著看不懂的字體,經其他志工判斷是日文的「愛知」。阿公興奮的說:「哇!我抓到遠從日本愛知縣來的蝴蝶。」還幽默的說:「這可是我的國際客人,要好好招待牠。」這個特別的事跡讓我印象深刻,也在心裡默默記下阿公對自然的尊重與熱愛。
 阿公雖然不再穿著軍裝,但他依舊是我心中的英雄。他用行動告訴我,保護自然也是一種責任。每當看到紫斑蝶在天空飛舞,就會想起阿公滿懷熱情標放蝴蝶的身影,那是我珍貴的成長回憶。

苗栗縣清安國小六年甲班 劉展昊
野外生存專家

 外婆從小就在部落生活,每天接觸的都是純淨的大自然,因此練就敏銳觀察力和高超的野外生存能力。
 假日,我喜歡到外婆家當跟屁蟲,因為常有令人意想不到的驚喜。外婆常背個茄芷袋就出門,什麼季節有哪些野菜,她都知道:春天採龍葵,夏天鳳尾蕨,秋天嫩山蘇,冬天山芹菜。餐桌上不時還會出現香椿葉炒蛋和馬告雞湯,這些富有天然香味的山蔬。碰上野草莓或山櫻桃成熟的季節,外婆總能在滿滿的果實中,選出最甜的那顆,而且屢試不爽。
 和外婆去探險時,我兩手空空,套上雨鞋就出發了。口渴不用愁,隨處可見的腎蕨,底部的果實生津止渴;肚子餓了,外婆會拿起石頭,往樹上一丟,柿子就掉下來。嘴巴無聊時,外婆會剝開類似蘆葦的莖,要我試試看,說這是原住民的口香糖。我一放入口中,清涼感直衝腦門,比市售的還要涼十倍。
 外婆的視力很好,竹園裡新長出的竹筍,她立刻發現;雞群中跑來一隻白鼻心偷吃飼料,她也馬上看到。外婆還會製作鳥踏,捕捉樹豆園裡的害鳥——麻雀。
 外婆總說,只要給她一把刀和一個打火機,她就可以在野外生存。我喜歡跟在外婆身邊學習,希望我以後也能成為像她一樣,成為厲害的野外生存專家。

臺中市北屯區葳格小學五年十一班 劉珈銘
爺爺的藤椅哲學

 「咚!咚!咚!」爺爺的工作室傳來鐵錘的聲音,他正在幫客人打造藤椅,一張椅子就要花好幾個月的精力和時間。爺爺非常重視品質,即使是價格最低的訂單,他也會盡力把每一處細節做到最好。他選用外皮堅厚卻內心柔軟的瑪瑙藤,它的韌性最能看出爺爺的好功夫。
 製作藤椅,要先把長藤燒軟並摺彎。爺爺彎折長藤,或踩或拗,彷彿在和一條大蛇搏鬥,像極了《白蛇傳》裡法海與白蛇決鬥的場面。最後,力大無窮的爺爺將這桀驁不馴的瑪瑙藤制服後,交到我手中。我接著用細細的藤絲編織成一張精緻的網,將它牢牢固定,讓它在平凡的日子裡為人們服務。
 盛夏的夜晚,風徐徐吹來,爺爺搖著扇子在藤椅上,為我講《孫悟空大鬧天宮》、《笑傲江湖》的辟邪劍法和諸葛亮的智慧。聽到精采處,我會從椅子上跳起來,比劃武功招式,和爺爺一唱一和,每個段子都在我心中形成溫暖的記憶。
 白駒過隙,昔日與長藤搏鬥的爺爺已不復見,如今只剩下佝僂的身軀。彎摺長藤對爺爺已顯得吃力。我放學後偶爾到工廠幫忙,爺爺坐在一旁,微笑著看我像他當年一樣拗摺長藤。我們的角色悄然互換,我能感受到他自豪的目光。
 爺爺常躺在藤椅上午睡,入睡前總不忘叮嚀:「人生會遇到許多挑戰,但只要像瑪瑙藤一樣柔軟有彈性,即使受火烤,也能彎身而不摺斷。」每當我遇到挫折,會坐上藤椅,傾聽它發出的咿啞聲,彷彿是爺爺人生哲學的低語,重新找回內心平靜。

臺北市信義區光復國小六年四班 洪桐桐
祖孫齊飛翔

 外婆的烘焙手藝出神入化,我們一起做牛奶麵包時會叮嚀:「揉麵要溫柔又帶點勁,麵團吸飽空氣,烤出來才鬆軟。」麵包出爐,她又笑著提醒:「再放著涼些,味道最香。」我靜靜的等著。
 果然每一口麵包奶香都濃郁芬芳,外婆用經驗啟示歲月靜好的智慧。而外公則是「環保發明王」,像是他利用廢棄的塑膠瓶當軌道,木塊疊成支架,變身為彈珠檯的神乎其技。我目不轉睛望著滾動的彈珠,忍不住吵著要學,他拍拍手笑著像個孩子說:「多觀察每件東西的特點吧!」外公為我示範生活中無窮的奇妙與創意。
 外婆最近膝蓋沒有力氣,放棄了每天清晨健走的習慣,情緒顯得有些低落,外公也常常忘東忘西。我驚覺時間的年輪,悄無聲息在他們身上留下了痕跡。
 我心中湧起一股淡淡的捨不得,思緒久久難以平靜。直到參加「幸福大飯店」互動體驗展,透過一系列互動遊戲,以及當中一位婆婆的話,使我豁然開朗。她說:「探索自己讓我很開心,而你很幸運,能將這些學習當作一雙翅膀帶回去,讓你家的銀髮族也飛起來。」
 是啊!回憶會永存心底,最重要的是珍惜當下,創造新的共同記憶。看著展場中人們充滿感動的分享,我想起和外公外婆之間彼此陪伴的時光,它讓我的生命變得深刻又幸福。我想應該時常帶著新知和他們的智慧經驗一起共融共學,創造珍貴的美好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