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中年級組 國小高年級組 國中組
國小中年級組
今年「我是剪報高手」中年級組共有261件作品參賽,進入決選的作品主題大多貼近時事,也較往年多元,像是世界杯足球賽、女性平權等。學生從課程中發想主題,藉由剪報延伸學習,令人讚賞,不過未來期望能看到學生在心得中闡述發想的由來,展現思考和選材脈絡,這樣的表述將使作品更具深度。



從飲食救地球

張宸睿/臺北市萬福國小三年二班
 老師曾經向我們介紹聯合國的永續發展目標(SDGs)。我經常思考,身為孩子究竟可以如何參與?
 這次剪報使我深刻體會到,日常生活就可以進行各種愛護地球行動,特別是從「飲食」做起,對於小孩子尤其容易實踐。
 我們不必付出高昂的代價,只要在飲食選擇做出一些不同的決定,就能為全球的永續發展盡心力。


林玫伶/國立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宸睿的剪報動機指明:小孩子最容易做到且能達成SDGs目標的行為就是「吃」!接下來,他透過蒐集的報版,提出減肉、珍食、支持吃在地及食農教育,都是在生活實踐減碳、響應永續的途徑。
 宸睿整理每一則剪報極用心,版面清爽俐落,也用不同方式提取重點,更不唱高調的用數據、調查、照片等,證明落實SDGs最重要的是「親身實踐」;此外,工整優美的硬筆字賞心悅目,閱讀剪報本如同讀一本美麗好書,十分享受。


牢籠還是翅膀 滑世代的學習與挑戰
李忻恬/臺北市天母國小三年五班
 在變化萬千的數位科技浪潮中,我們不應該害怕因沉迷而受困。相反的,要善用數位科技來拓展個人的視野,更積極的設定學習目標,並有效達成。
 在剪報過程中,我體會到,接受數位科技的引領,我們可以打破傳統學習的限制,進入更廣闊的世界。只要有明確目標,善用工具,並保持學習的熱情,我相信就能夠隨著數位科技的進展,不斷的成長與進步。


郭玉慧/國語日報社執行副總編輯
 忻恬的剪報作品就像一本探究議題的論說文,將十八篇剪報收攏在「起承轉合」的寫作架構中,深入探討「數位科技究竟是隱形的牢籠還是學習的翅膀」。
 在作品中,她先說明研究的動機在於自己身處「滑世代」所經歷的數位浪潮衝擊,接著將剪報資料分為:滑世代來臨(起)、隱形的牢籠(承)、學習的翅膀(轉)等篇章,最後還分享自己避免沉迷3C的方法,並獲得結論:善用數位科技,拓展學習視野(合)。
 期待忻恬的剪報學習經驗,可以為其他讀者帶來啟發與行動──善用多元又豐富的報紙內容,進行各式各樣的議題探究。


月來月平等
伍翊瑄/屏東縣鹽埔國小四年甲班
 青春期是女孩邁入成人重要階段,然而,世界上有一些女孩,卻因為貧窮或文化因素,面臨著生理期所帶來的限制和困境。
 透過這一份剪報的主題,我想呼籲大家以平常心看待女生的月經,更希望喚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能夠給予必要的支援,例如提供衛生用品、教育資源,或者推動文化、觀念的轉變,讓世界上的每一個女孩都能享有健康、尊嚴、平等的權利。


湯芝萱/國語日報社文化中心主任
 這份剪報作品題目吸睛,談的是「月經貧窮」。翊瑄從一篇國際報導切入,進而呈現月經對世界各國女性的影響,以及經濟弱勢者因無法購買或重複使用衛生棉,造成身體和社會的問題。
 這件作品取材方向多元,如臺灣縣市政府推動兌換生理用品、正確使用生理用品、印度發明家「護墊俠」的故事、世界各國做法,甚至有臺灣孩子親手縫製布衛生棉給非洲女孩的報導,在在傳遞作者的核心思想──真正的性別平等。
 這份多達二十八頁的剪報作品結構完整,含括前言、心得,且每個跨頁皆呈現一主題,規畫用心,字體美觀,版面設計清爽,是傑出的作品。




動物的祕密
侯博尹/臺中市永隆國小三年十班
 這份剪報分享八個有關動物的祕密,在剪報過程中,我從動物習性了解如何善待牠們,知道動物能幫助人類,更明瞭動物園界受「域外物種計畫」、「物種存續計畫」的影響,有許多愛護動物的人想辦法讓牠們生生不息。
 剪報使我獲得很多新知,對動物更感興趣;動物跟人類一樣,都是自然界的生命,我們必須善待。


植物好朋友
陳蒔潤/臺北市福星國小三年丁班
 以植物作為剪報主題,是因為爸媽假日都會帶我去郊外健行,認識一些花草,撿拾果實、枝葉、花朵,有時也會用來創作。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剪報比賽,在過程中遇到很多困難,像查資料不知道關鍵字而耗時、排版凌亂,看了很多文章才統整出一個重點,花很多時間才做成一個表格。不過,我也學到很多呈現資料的方法,像製作九宮格、比較表、時間軸,或者寫詩,並且懂得運用。
 以前以為剪報只是剪剪貼貼而已,沒想到竟然有很大學問;剪報使我整理資料的能力變強,收穫滿滿。

晶片維基
蕭晨皓/屏東縣鹽埔國小四年甲班
 在新聞看到中美晶片大戰的報導,使我很好奇晶片是什麼;後來,才知道晶片應用廣泛,連健保卡也有。
 製作剪報,讓我了解:小小晶片經過繁複程序才誕生,可用於製作環保設備,過程卻耗費大量水、電,須妥善處理,以免汙染環境。不過,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竟引發國際貿易戰爭,這場戰爭沒有炮火,卻教人驚心動魄。
 完成剪報後,我對晶片的認識加深;以後看到晶片貿易戰的新聞,一定會分享讀報學到的知識。

能源寒冬
張伊絜/屏東縣鹽埔國小四年甲班
 世界的經濟、貿易持續發展,也使能源需求更迫切,但過度依賴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卻加速全球暖化。俄烏戰爭爆發後,能源價格飆升,甚至出現世界性的能源危機,迫使弱勢族群面對「能源貧窮」。
 能源危機是什麼?我透過剪報知道它會重挫全球的民生、運輸產業,如果不設法緩解,還可能讓許多國家發生暴動。不過,我也看到扭轉危機的轉機──利用風、太陽發電的綠色能源。這份剪報,幫助我仔細探究能源與世界的關聯,並思考生活可採取的愛地球行動。

女力新時代
劉子瑜/新北市深坑國小四年六班
 聯合國SDGs有一項目標是「實現性別平等」,《國語日報》報導卻提到「全球實現性別平等,還要等三百年」,所以我想透過剪報了解:世界各國對追求性別平等做了多少努力。
 製作剪報時,我發現:縱然實現性別平等還要很久,但有許多女性有恆心的突破困境,不斷努力的行動,發揮影響力,使世界又向性別平等目標前進一步;她們的作為也影響了我,比如,會注意生活有沒有性別不平等的情況,主動和朋友討論性平的重要,適時為女性發聲,希望能早日達成性別平等目標。


乘著國語日報去旅行
游珈紅/雲林縣文昌國小四年乙班
 我特別喜歡旅遊和學習新知識,每當看到《國語日報》報導旅遊景點,或小朋友的文章介紹各地景點,就和弟弟記錄下來,再請爸爸、媽媽帶我們實地走訪,而獲得增廣見聞的好處。所以,我選擇跟隨報紙去旅遊的主題來製作剪報。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學習不該局限在課本和學校;我認為,親自踏查探訪,靈活運用,學習吸收的效果才會更好。藉由這次剪報,我希望大家能跟我一樣,在不同的旅遊中學習。

 

 

國小高年級組

今年「我是剪報高手」高年級組共有377件作品參賽,得獎作品令人印象深刻,學生以流暢的文字、豐富的圖片詮釋主題內容,呈現他們對於時事新聞、科學技術、藝術文化、飲食健康、流行偶像等的研究和理解,甚至透過行動實踐,將所學應用在實際生活中。



「史」料未及報你知
李瑾涵/臺北市北投國小五年二班
 因為我想從歷史的角度去看每一個議題,找出意想不到的故事,所以選定了這次的剪報主題,而這個主題有些也和五年級課程相關,讓我能從剪報中延伸學習題材,像是社會課提到臺灣曾被荷蘭人占領,熱蘭遮城就是那個時期建造的。
 在蒐集剪報的過程中,我也讀到關於熱蘭遮堡建築知識與相關制度的文章,還有英國女王的一生、化石出土、蘭千山館文物等,都幫助我了解地球上曾發生的事,讓我獲益良多。


湯芝萱/國語日報社文化中心主任
 作者從剪報中精選與課程相關的歷史類報導,共二十則,觀照的點很龐雜,包含古今中外各項議題,如英國女王、文化遺產、原住民祭儀、大英博物館館藏埃及古碑、蘭千山館文物、帕德嫩神廟殘片、遠古生物化石等,而能收束於「史料」這個大主題。
 每一則新聞報導下方皆列有「剪報動機」,用心敘述讀後看法及思考脈絡,並適度補充相關常識,如「女王的一生」、「矮靈祭的由來」等,能自己做課外補充教材,增加了每則報導的深度,會讓人想細看究竟。


好點子練功房
張翊昀/新竹縣上智小學五年A班
 別人的經驗、想法、計畫與提醒都是寶貴的好點子,我們一定都有看完某篇文章後,心裡浮現「原來是這樣,我又學到了」的感覺。
 我利用課餘時間,把之前剪下報紙的文章分門別類,然後定出自己最感興趣、想探討的五大主題,包含建立學習好方法、建立正向思考、營造友善環境、關心地球生態、找到關心自己的方法,最後製成了這一本武功祕笈。
 希望藉由這份剪報作品,打通我思考的任督二脈,讓我時時刻刻都有好點子。


郭玉慧/國語日報社執行副總編輯
 看著翊昀的剪報本,愉悅感油然而生,充分體會到她所說的:「讀報是快樂的,剪報是美好的!」剪報的確是蒐集好點子的最佳途徑,可以像翊昀一樣「學習不卡關」、「建立正向思考」、「營造友善環境」、「關心地球生態」,還可以「找到關心自己的方法」。
 二十八篇看似無關的剪報內容,竟然可以用一個「好點子」概念串聯起來,再以五個面向分別闡述,不但毫不牽強,還能無限延伸。身為編輯不得不豎起大拇指說:「翊昀的編輯能力太強大了!」


高齡樂活
謝雨恬/臺中市永隆國小五年十班
 國人壽命延長,少子化趨勢,使臺灣面臨嚴峻考驗。身為孩子的我除了多和長輩互動,也想透過剪報了解:各地將進入「超高齡」社會,有哪些因應方法。
 剪報時,我從國外案例體會到:人無論幾歲,都要自立自強,才會受人尊敬,也理解到幸福不是別人給的,掌握在自己手上。我們常說,北歐高齡照護好,其實這些國家能為長者設想,仰賴的就是深植人心、從小培養的觀念。


林玫伶/國立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剪報以「高齡」為主題頗為常見,但雨恬卻做出新高度,讓人眼睛為之一亮。有別於一般剪報通常呈現摘要、心得,或加上行動、互動區等,雨恬每一版面的剪報,有如帶讀者進行一次深度閱讀之旅,視報紙為主題基底,擇其要點,更以繁而不雜的圖文補充必要的知識及訊息。
 報紙究竟是主還是客?對雨恬的作品似乎一點也不重要;暢快淋漓、靈活調度,深刻描繪長者的美麗與憂愁,才是這份剪報想帶大家認識的高齡世界。




原住民大集合
翁聖閔/臺北市萬福國小五年三班
 從剪報中,我細細品味各種原住民文化的活動,漸漸的,我對這片土地上的多元面貌越來越著迷。盛大的祭典、優美的舞蹈、悠揚的歌聲,以及獨特的禮俗,無不在我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更加喜愛並珍惜原住民的豐富傳統。
 在所有的活動中,有一個令我深深嚮往想參與的活動──魯凱族的小米收穫祭。
 想像一下,自己置身在部落中,親手參與小米採收。透過親身體驗,我更能深刻了解小米對原住民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它背後承載的文化意義。

「藝」想天開
邱芊又/臺中市富春國小五年三班
 從這次活動中,我了解到藝術的重要性。如果世界失去了藝術,我們的生活會變得如何呢?藝術是一種豐富人類生活的方式,它超越了語言和文化的界線,能夠觸動人心、激發情感,並為人們帶來美的享受和思考的樂趣。
 在蒐集報紙文章的過程中,我發現繪畫藝術的多樣性,例如不同種類的水彩,包括不透明水彩和透明水彩,它們在畫作效果上呈現出迥異的特點,我也開始明白繪畫並不一定要忠實的模仿現實物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表現方式。
 藝術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世界增添了美麗和多樣的色彩。

小學生法律知識活用術
蔡欣彤/桃園市仁和國小五年六班
 以前覺得法律是一些枯燥條文,我只是小學生怎會懂。但看了《只是開玩笑,竟然變成被告》這本書,加上律師入班帶我們玩桌遊,還有閱讀《國語日報》的法律故事,給了我製作這份剪報的動機。
 進行剪報時,我除了會和家人討論報紙案例的內容,還畫成四格漫畫,與低年級學弟妹分享法律常識。更開心的是,跟同學一起探討。
 讀報使我發現學法律知識不難,在剪報發展的實踐行動中,也獲得樂趣。 。


網路資訊大探索&我的AI實驗室
張韋連/雲林縣斗六國小五年六班
 設定「網路資訊大探索」為剪報主題後,搭配老師教導的閱讀技巧,分析、歸納報紙收集的資訊,改變了我對3C、網路使用的刻板印象。用電腦來整理剪報資訊,讓我更清楚掌握內容;閱讀網路文章,也認識了許多陌生名詞,並學到應用程式做設計。每當遇到資訊學習的困難時,我總會翻看《國語日報》來練功。
 身在數位時代的人,都應該懂得媒體識讀,我們要善用科技工具,培養思考力、創造力,動腦又有自信的創造一本屬於個人的剪報書。


幸福比一比
黃祥森/臺北市明德國小五年一班
 報紙標題「最快樂的國家排名 芬蘭第一 臺灣第二十七」,使我想起看過不同國家的相關報導。
 幸福是什麼?大家習慣用經濟表現來評估國家幸福度,認為國家越富有,人民就越幸福,但我透過剪報找到不同答案。
 比如,阿富汗掌握世界珍貴的金屬資源,人民卻無自由,而成為不幸的國度;芬蘭人均GDP排不上全球前十名,人民互助互信,連續六年是最快樂國家;烏克蘭遭逢戰爭,不過人民信任政府、擁有共同目標,幸福度不減反增;不丹致力追求人民心靈的提升,不參與全球幸福度的調查。
 剪報使我了解,幸福密碼不只有一種,我們要避開那些給人不幸的因子,創造自己的幸福模式。


懸崖邊的孩子們
黃奐臻/臺北市敦化國小六年十三班
 從監委提出青少年自殺防治的調查報告得知,近年青少年自殺、自傷人數倍增。我的剪報從三個面向探討新世代兒少面臨的困頓與問題,比如,E世代青少年不疑有他的擁抱網路世界,卻受到網暴或誤入陷阱;返回現實世界,卻難逃校園霸凌及家長失控的打罵。
 身為青少年的我,在喘不過氣時,也期望有人拉我一把,看見光明。透過剪報,我想呼籲多關心身邊的青少年,別讓他們繼續在黑夜懸崖邊徘徊。


國中組

 今年作品水準進步,其中在資料整理、策略方面皆有提升,且主題多元,包含AI、人權、特教、性別、環境、娛樂等,可見老師與學生對剪報教學的投入,也可見學生在剪報過程中與媒體間的互動,啟發許多新想法。本週刊出特優作品與評審講評,下週刊出優選作品。



「食」不我予
陳宥蓁/新竹縣東興國中八年三班
 製作剪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經過種種考量,最後選擇關於飲食與健康的主題,而這也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經過蒐集報紙文章、問卷調查,我發現飲食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不良的飲食習慣通常是疾病的凶手,透過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患病的風險。我認為學生要學習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學校和家長也要關注學生的健康問題,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導,學生才能擁有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葉興華/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作者以生活中的「食」為製作主題;首先,藉由釐清動機,找到「食療」的製作主軸;其次,蒐集有關熱量、加工食品、膽固醇,以及飲食引發疾病等報導後進行閱讀,並運用4F、黃金圈3Q、ORID、KWLH 等策略,整理與分析報紙內容再進行調查;最後,提出以飲食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的建議。作者不僅以此份作品學習讀報,更運用讀報的歷程進行了新課綱中所強調的專題探究學習,展現讀報能力的運用與實踐,是素養導向學習的最佳代表,值得想要嘗試專題探究的師生參考。


用理解開啟特殊生之門
王郁琦、詹佳儒、劉佩怡/新竹縣華山國中七年一班
 從小到大,班上總有幾個特殊生,他們的行為有時令人不解、脾氣難以捉摸,因此和他們相處起來特別困難,而他們也容易遭到霸凌和歧視。因此,透過這次剪報,希望能從新聞報導、和輔導老師與特殊生的訪談,尋求解決之道。經過探究,我們發現以下三種方式或許可開啟理解特殊生之門:一是校園硬體設施可再完善,例如走廊全面鋪設導盲磚、無障礙坡道設置扶手;二是法令修正應更周全,《特教法》是為了幫助特殊生,如果修法不明確,將無法達到目的;三是和特殊生相處時,如果一味包容、忍耐,並非長久之計,唯有理解與溝通,雙方才能共好。


鄭淑華/國語日報社總編輯
 本件作品選擇了一個重要卻較少人關注的議題,在設題上就有了好的起始點。最值得稱許的是作者善用剪報進行主題探究,先蒐集豐富的文本來呈現議題的多面性,再分析解讀,深入議題,又規畫行動方法,訪談特教教師和特教同學,並實地勘查學校環境是否對特殊生友善,具體實踐了學習與生活的連結。
 作品整體架構完整有層次,藉剪報思辨議題,進而思考解決方法,並形成自我觀點,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精神。此外,作者的技術作法也很可取,善用表格分析整理,使版面清爽有條理,一目了然,容易閱讀。

AI 科技藍海
黎家瑋/新竹縣東興國中八年五班
 本次剪報活動讓我學到很多,除了AI 相關知識,還有製作剪報的技巧。AI 是科技產業中相當有發展性的領域,但它日漸興盛時,也有許多爭議。透過這次的專題探究,我發現AI協助人類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否因此就取代人類?我認為AI雖然看似在各領域都領先人類一大截,但它們沒有感情,即使能快速進行複雜的運算或統計,但始終是機器,不會有自己的想法與情緒。或許更遠的未來,我們就能看見AI 對社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了


阮光民/漫畫家
 在封面與內頁的設計編排上,本件作品清晰分明,而且具有基礎的美感,並用顏色標示重點,讓讀者可以立刻進入章節,了解議題想表達的觀點。此外,作者的書寫與剪報的文章會隨著題目調性而區分出申論、提問、釋義與調查,並在調查後繪製圓餅圖整理和分析。在文章的鋪陳上,作者做到了能引起讀者閱讀,進而了解的目的。例如作者在封底書寫科技名人對於AI 的見解,並列出正面、負面的觀點,讓人在翻閱之前就感到好奇、省思,使本件作品能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為了「什麼」而抗爭?
楊斯甯/臺北市弘道國中八年十三班
現代人抗爭多半是為了改革,而對比法國人能自由上街遊行,中國、伊朗等國家卻沒有自由。或許再過幾十年,還會出現更多不同類型的革命。
從中國反對「清零」政策的白紙運動,我學到防疫「清零」固然重要,但人命更值得珍惜。從法國的年金改革,我學到要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從伊斯蘭世界的女權運動,我學到尊重性別的重要性。另外,LGBTQ族群因為性取向不同而無法獲得尊重,但人人應平等,希望人們都有自由的權利。

邁向性別平等,你我一起GO
鄭亞昀/基隆市輔大聖心高中九年A班
徐辰綾(新竹縣竹北國中七年一班)
 我願女性也能夠像男性一樣,展現強大的一面。大家都應該竭力確保每個女性都獲得應有的善待,女性不該被視為奴隸,更不該被局限在生育的角色。雖然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卻不妨礙女性在各種領域取得優異的成就。例如在體適能的跑步測試中,基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設定的距離標準也就不同。總之,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不應成為限制女性發展的因素,讓我們攜手努力,創造一個平等、尊重和支持的社會環境,使每個女性都能自信的追求夢想,達到自己的巔峰。

國際女孩日
蔣佳容/新竹縣員東國中九年一班
 我花了兩個學期製作剪報,從中更了解「性別平等」的意義。我認為人不分年齡、性別、外表,都應該被尊重,人人皆平等,每個人都有價值,尊重自己,也應懂得尊重別人。
 「我們人生來就值得被看重,不應該被區別對待。」這是剪報裡令我印象最深的話。〈國際女孩日〉的報導使世人注意到女孩的受教權,讓貧窮國家的女孩有習得一技之長的機會。從這次的剪報中,我了解到兩性和諧從尊重彼此開始,性別不應是個人發揮潛能的阻力。

性別平等在哪裡?
王云辰、梁宗達、陳明詩/新竹縣華山國中八年一班
 為了參加剪報高手比賽,一開始我們蒐集了很多不同主題的新聞報導,最後選定性別平等。這是因為班上常有同學口不擇言的嘲笑同學的性特徵,或是有歧視同學的言論,因此,我們想藉由這次剪報多了解它。
 在閱讀相關報導後,我們很震驚,原來很多國家都有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在剪報過程中,我們寫出報導的問題,做成「Q&A」,或是將多篇有關聯的新聞報導用時間軸的方式呈現,這樣就可以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了。透過這次活動,我們第一次進行很長時間的小組活動,也學習到以前沒學過的知識。

恐怖的網路世界
凌羽萱/高雄市五甲國中七年一班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五花八門的資訊,當然也包括假消息。有人因為聽信假消息而受傷,甚至死亡,令我非常生氣、難過。所以,我以此為主題,蒐集與整理報導。
 社群媒體使用者大致分成兩類:正向與負向。負向的人發表的訊息容易操弄接收者的情緒或情感勒索,令人陷入情緒低谷。這些負面情緒可能會持續影響現實的生活,甚至成為網路霸凌,對接收者產生不可逆的後果。因此,網路霸凌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人們需要更嚴格的監管,共創一個文明安全的網路環境。

插畫的異想世界
周妤亭/花蓮縣國風國中八年十八班
 剪報時,我將每篇文章精華提取出來,並在心得中表達對示範畫作的看法,並從中領悟到構圖、創意,以及上色方式,也期許自己在未來的創作將新的領悟融入在畫中。
 在剪報中,我發現不論哪個作者都提到一個重點:想像力。在生活中,想像力可以讓我們面對事情時比較樂觀,也可以更熱情的探索這個世界。富有想像力能更有創意的來創作。在所有剪報中,我最喜歡530 期的〈那天,我失去想像力〉,因為作者完全說到了我心坎裡,把我對畫畫的苦悶都說出來─靈感殆盡也是我會遇到的問題,不過,這也讓我了解到在未來的創作中,不論遇到什麼瓶頸,都要勇敢的面對,克服逆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