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不我予
陳宥蓁/新竹縣東興國中八年三班
製作剪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經過種種考量,最後選擇關於飲食與健康的主題,而這也是當今社會關注的熱門話題。經過蒐集報紙文章、問卷調查,我發現飲食對人體健康影響很大,不良的飲食習慣通常是疾病的凶手,透過健康的飲食習慣,可以提高身體免疫力,減少患病的風險。我認為學生要學習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學校和家長也要關注學生的健康問題,為他們提供良好的支持和指導,學生才能擁有健康和美好的生活。

葉興華/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作者以生活中的「食」為製作主題;首先,藉由釐清動機,找到「食療」的製作主軸;其次,蒐集有關熱量、加工食品、膽固醇,以及飲食引發疾病等報導後進行閱讀,並運用4F、黃金圈3Q、ORID、KWLH 等策略,整理與分析報紙內容再進行調查;最後,提出以飲食促進健康及預防疾病的建議。作者不僅以此份作品學習讀報,更運用讀報的歷程進行了新課綱中所強調的專題探究學習,展現讀報能力的運用與實踐,是素養導向學習的最佳代表,值得想要嘗試專題探究的師生參考。
|
用理解開啟特殊生之門
王郁琦、詹佳儒、劉佩怡/新竹縣華山國中七年一班
從小到大,班上總有幾個特殊生,他們的行為有時令人不解、脾氣難以捉摸,因此和他們相處起來特別困難,而他們也容易遭到霸凌和歧視。因此,透過這次剪報,希望能從新聞報導、和輔導老師與特殊生的訪談,尋求解決之道。經過探究,我們發現以下三種方式或許可開啟理解特殊生之門:一是校園硬體設施可再完善,例如走廊全面鋪設導盲磚、無障礙坡道設置扶手;二是法令修正應更周全,《特教法》是為了幫助特殊生,如果修法不明確,將無法達到目的;三是和特殊生相處時,如果一味包容、忍耐,並非長久之計,唯有理解與溝通,雙方才能共好。

鄭淑華/國語日報社總編輯
本件作品選擇了一個重要卻較少人關注的議題,在設題上就有了好的起始點。最值得稱許的是作者善用剪報進行主題探究,先蒐集豐富的文本來呈現議題的多面性,再分析解讀,深入議題,又規畫行動方法,訪談特教教師和特教同學,並實地勘查學校環境是否對特殊生友善,具體實踐了學習與生活的連結。
作品整體架構完整有層次,藉剪報思辨議題,進而思考解決方法,並形成自我觀點,充分體現自主學習精神。此外,作者的技術作法也很可取,善用表格分析整理,使版面清爽有條理,一目了然,容易閱讀。
|
AI 科技藍海
黎家瑋/新竹縣東興國中八年五班
本次剪報活動讓我學到很多,除了AI 相關知識,還有製作剪報的技巧。AI 是科技產業中相當有發展性的領域,但它日漸興盛時,也有許多爭議。透過這次的專題探究,我發現AI協助人類解決很多問題,但是否因此就取代人類?我認為AI雖然看似在各領域都領先人類一大截,但它們沒有感情,即使能快速進行複雜的運算或統計,但始終是機器,不會有自己的想法與情緒。或許更遠的未來,我們就能看見AI 對社會將產生什麼樣的影響了

阮光民/漫畫家
在封面與內頁的設計編排上,本件作品清晰分明,而且具有基礎的美感,並用顏色標示重點,讓讀者可以立刻進入章節,了解議題想表達的觀點。此外,作者的書寫與剪報的文章會隨著題目調性而區分出申論、提問、釋義與調查,並在調查後繪製圓餅圖整理和分析。在文章的鋪陳上,作者做到了能引起讀者閱讀,進而了解的目的。例如作者在封底書寫科技名人對於AI 的見解,並列出正面、負面的觀點,讓人在翻閱之前就感到好奇、省思,使本件作品能在眾多作品中脫穎而出。
|

為了「什麼」而抗爭?
楊斯甯/臺北市弘道國中八年十三班
現代人抗爭多半是為了改革,而對比法國人能自由上街遊行,中國、伊朗等國家卻沒有自由。或許再過幾十年,還會出現更多不同類型的革命。
從中國反對「清零」政策的白紙運動,我學到防疫「清零」固然重要,但人命更值得珍惜。從法國的年金改革,我學到要認真傾聽他人的想法;從伊斯蘭世界的女權運動,我學到尊重性別的重要性。另外,LGBTQ族群因為性取向不同而無法獲得尊重,但人人應平等,希望人們都有自由的權利。
|
邁向性別平等,你我一起GO
鄭亞昀/基隆市輔大聖心高中九年A班
徐辰綾(新竹縣竹北國中七年一班)
我願女性也能夠像男性一樣,展現強大的一面。大家都應該竭力確保每個女性都獲得應有的善待,女性不該被視為奴隸,更不該被局限在生育的角色。雖然男女生理結構不同,卻不妨礙女性在各種領域取得優異的成就。例如在體適能的跑步測試中,基於男女生理結構不同,設定的距離標準也就不同。總之,男女之間的生理差異不應成為限制女性發展的因素,讓我們攜手努力,創造一個平等、尊重和支持的社會環境,使每個女性都能自信的追求夢想,達到自己的巔峰。
|
國際女孩日
蔣佳容/新竹縣員東國中九年一班
我花了兩個學期製作剪報,從中更了解「性別平等」的意義。我認為人不分年齡、性別、外表,都應該被尊重,人人皆平等,每個人都有價值,尊重自己,也應懂得尊重別人。
「我們人生來就值得被看重,不應該被區別對待。」這是剪報裡令我印象最深的話。〈國際女孩日〉的報導使世人注意到女孩的受教權,讓貧窮國家的女孩有習得一技之長的機會。從這次的剪報中,我了解到兩性和諧從尊重彼此開始,性別不應是個人發揮潛能的阻力。
|
性別平等在哪裡?
王云辰、梁宗達、陳明詩/新竹縣華山國中八年一班
為了參加剪報高手比賽,一開始我們蒐集了很多不同主題的新聞報導,最後選定性別平等。這是因為班上常有同學口不擇言的嘲笑同學的性特徵,或是有歧視同學的言論,因此,我們想藉由這次剪報多了解它。
在閱讀相關報導後,我們很震驚,原來很多國家都有性別不平等的現象。在剪報過程中,我們寫出報導的問題,做成「Q&A」,或是將多篇有關聯的新聞報導用時間軸的方式呈現,這樣就可以了解事件的前因後果了。透過這次活動,我們第一次進行很長時間的小組活動,也學習到以前沒學過的知識。
|
恐怖的網路世界
凌羽萱/高雄市五甲國中七年一班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我們每天都能接觸到五花八門的資訊,當然也包括假消息。有人因為聽信假消息而受傷,甚至死亡,令我非常生氣、難過。所以,我以此為主題,蒐集與整理報導。
社群媒體使用者大致分成兩類:正向與負向。負向的人發表的訊息容易操弄接收者的情緒或情感勒索,令人陷入情緒低谷。這些負面情緒可能會持續影響現實的生活,甚至成為網路霸凌,對接收者產生不可逆的後果。因此,網路霸凌是不容忽視的問題,人們需要更嚴格的監管,共創一個文明安全的網路環境。
|
插畫的異想世界
周妤亭/花蓮縣國風國中八年十八班
剪報時,我將每篇文章精華提取出來,並在心得中表達對示範畫作的看法,並從中領悟到構圖、創意,以及上色方式,也期許自己在未來的創作將新的領悟融入在畫中。
在剪報中,我發現不論哪個作者都提到一個重點:想像力。在生活中,想像力可以讓我們面對事情時比較樂觀,也可以更熱情的探索這個世界。富有想像力能更有創意的來創作。在所有剪報中,我最喜歡530 期的〈那天,我失去想像力〉,因為作者完全說到了我心坎裡,把我對畫畫的苦悶都說出來─靈感殆盡也是我會遇到的問題,不過,這也讓我了解到在未來的創作中,不論遇到什麼瓶頸,都要勇敢的面對,克服逆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