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造輔導室可親近氛圍
(2025/6/13)

董氏基金會公布二○二五年「青少年網路使用與心理健康調查」結果,最近一年內有百分之四點九,約五萬四千名國高中生曾遭遇網路霸凌。相較於兩年前調查統計,有百分之二點五的國高中生曾被網路霸凌,凸顯隱藏於網路世界的霸凌現象日益嚴重。
最新公布的調查報告還指出,青少年在遭遇網路霸凌時,優先求助與傾訴對象以同學或朋友占最多數,其次是父母,僅有百分之二點四會向學校輔導室教師求助。值得注意的是,學生遇到困難卻不願向輔導室教師求助,並非網路霸凌特有現象。
董氏基金會七年前針對六都國高中生調查顯示,每七名青少年就有一個有明顯憂鬱情緒,只有百分之十會向輔導室教師求助。兒福聯盟三年前公布「台灣兒少心理健康與輔導資源調查」亦顯示,近八成國高中生面對困難時,都不會想尋求輔導室協助。
除了擔心被貼標籤的負面印象,認為問題學生才會到輔導室諮詢求助;無法信任輔導教師,更是學生望而卻步的主因。尤其是專業輔導教師長期短缺且流動率偏高,輔導室想獲得學生信任,簡直奢談,甚至可能因輔導教師離職,讓學生覺得被拋棄,造成二次傷害。
教育部雖承諾三年內補足專業輔導教師缺額,但滾石不生苔,教育部應更積極作為,降低輔導教師離職率,營造校園信賴關係與輔導室可親近氛圍,讓學生遇到困難時,願意敞開心胸主動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