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學習歷程檔案制度
(2025/6/7)

日前一名高中生因學習歷程檔案內容與事實有出入,遭大學取消錄取資格。此事再度引發社會對學習歷程檔案的熱議,有人認為要全面廢除,甚至主張退回考試選才時代。
學習歷程檔案原意是記錄高中三年的修課內容和學習成果,呈現學生探索未來發展的軌跡,在申請大學時作為佐證。只不過在升學主義掛帥下,許多家長和學生仍將之視為另一種成績單,認為寫得越多越好,因此演變成軍備競賽,也衍生商品化問題。
事實上,負責審查的大學教授曾多次指出,模板化檔案並沒有加分作用,列上豐富功績也不一定具說服力,大學端更在意的是學生展現的學習動機和探索過程,以及與該系所的連結。當然,這次事件凸顯學習歷程檔案的核實確有難度,未來如何改善制度,使其更完備,教育部應邀集各方溝通。
另一方面,也應多傾聽學生的心聲。據學生團體調查,多數學生不認為學習歷程檔案有助生涯探索,製作動機多來自升學制度要求,顯見學生認知與政策初衷存在不小落差。如何破除親師生對學習歷程檔案的誤解,簡化製作過程,教育部和大學應進一步蒐集學生意見,進行調整。
多元入學不以學科分數為選才唯一標準,讓大學能多元評估學生能力。當制度出現漏洞,當務之急應是戮力修補,減少社會疑慮,使學生能真正適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