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法日韓 組銀髮族勞動大軍

臺灣今年四月新生兒出生數八千六百八十四人,創史上新低,整體人口則呈現連十六個月負成長。少子化導致生源、兵源不足已人盡皆知,而勞動力缺口越來越大,尤令人憂心。日本、南韓提升六十五歲以上勞動參與率的政策和作為,值得臺灣師法。
據日本勞動力調查,二○二三年全國六十五歲以上受僱人口達九百一十四萬人,相當於四分之一銀髮族仍在工作,占整體勞動力約百分之十四,創史上新高。這是因為日本政府及早制訂《高齡者就業安定法》,並對僱用銀髮族的企業主提供補助及支援,又擴大支持高齡者在地工作,打造友善工作環境。
高齡化速度及進程與臺灣相近的南韓,在組建高齡勞動大軍的成果,亦與日本不相上下,其作法是「禁止就業年齡歧視及促進高齡者就業」的法令相當周全。
臺灣天然資源有限,整體發展靠的是國人的智慧力、勞動力和生產力的匯聚。國內工作年齡人口在未來十五年估計每年平均減少二十萬人,當然會影響生產力。補足勞動力,向中高齡民眾招手是重要一途。勞動部日前「三箭齊發」,希望每年增加十二萬中高齡續留或重返職場,四年拚增四十八萬勞動大軍,目標明確;但其三箭,包括僱用獎助、就業獎勵及繼續僱用高齡者補助,均僅著重獎助或補助,有關法律依據、工作保障及待遇(含福利)內容,還應更明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