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務實研擬自殺防治策略

(2025/5/3)

 新北市某國中近期接連有三名學生墜樓,疑為尋短,引發社會高度關注。有議員提出,應研擬情緒評量表以掌握學生心理狀態,教育局也承諾研議解決方案。各方試圖防範憾事,我們樂觀其成,更期盼能儘速展開務實的討論與研究,畢竟從統計數字看來,事態相當嚴峻。

 四月初,臺大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兒少暨家庭研究中心發表報告,指出臺灣青少年自殺率從二○二一年的每十萬人有四點五人,到二○二三年升至每十萬人有七人,高於OECD國家平均。而據衛福部資料,從二○一七年到二○二二年,僅國小的自殺通報數就飆升十倍。

 如何對症下藥,當然是要務。依照衛福部最新的《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成果報告》,中小學生最主要的自殺原因都是「學校適應問題」、「家庭成員問題」、「精神疾病」三項,且隨著年齡增長,因精神疾病而尋短的比率也上升。顯然,這三項問題正是防制學生尋短的關鍵,但也都非一朝一夕可解決,相關議題多如牛毛,稍加思考就可列出許多,比如:校園是否友善?家庭資源足夠與否?親師能不能相互協助?醫療服務可以順利介入與銜接嗎?自殺防治的複雜程度,可見一斑。

 因此有關部門應儘快集結專家、第一線工作者,乃至曾經的當事人,腳踏實地研討應對事宜,莫落入口號式的政令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