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365日
從生活細節打造低敏環境

每到春季,氣溫回暖,草木萌芽,雖然萬象更新令人欣喜,但對過敏體質的孩子及他的家人來說,可能是一個症狀反覆,倍感困擾的季節。春季常見的過敏表現,包括連續打噴嚏、鼻塞流鼻水、眼睛紅癢、咳嗽,甚至氣喘惡化。隨花粉濃度升高與空氣汙染波動加劇,臺灣每年三月至五月正值過敏高發期,孩童因每天通學與戶外活動頻繁,更容易暴露在各種過敏原中。
父母如果能在日常生活中掌握適當的環境管理與照護技巧,便能有效減少孩子的不適,讓春季成為舒適而穩定的時光。
春季過敏的環境誘因
引發春季過敏的常見原因,包括花粉、塵、黴菌孢子、動物毛髮,以及空氣中的懸浮微粒(PM2.5)與工業排放氣體。臺灣因地處亞熱帶,春季氣候溼熱不穩定,加上常有季風與沙塵暴影響,導致過敏原濃度在短時間內迅速升高,進而刺激呼吸道與眼鼻黏膜。
春季也容易出現「氣溫劇烈變化」,例如清晨與中午的溫差可達攝氏十度以上。冷熱交替會影響呼吸道收縮與黏膜反應,使過敏性鼻炎與氣喘症狀更明顯。此外,汽機車廢氣、家庭二手菸、廚房油煙等微粒物質,也是生活中常被忽略但具高度刺激的過敏因子。
調整居家與個人環境
打造低敏環境的第一步,是降低孩子接觸過敏原的機會。建議每天定期清潔居家環境,包括床單、枕頭套、窗簾與絨毛玩具,並以熱水清洗或使用烘衣機高溫處理,以減少塵與黴菌滋生。避免使用地毯、布沙發與厚重棉被,選擇容易清洗且不易堆積灰塵的家具材質。
春季花粉與空汙高峰期間,白天應儘量關閉窗戶,維持室內空氣品質。如果須使用冷氣,建議安裝可過濾懸浮微粒與花粉的濾網,並定期清洗。空氣清淨機應搭配HEPA等級濾網,並依照使用時數更換,以確保有效過濾。
外出時,建議孩子戴口罩,避免直接吸入過敏原與汙染物。回家後,應立即更換衣物、洗臉與漱口,去除附著在皮膚與黏膜上的花粉或微粒。情況允許下,每天洗頭,特別是在花粉濃度高的時期。
過敏發作的舒緩方法
孩子出現過敏症狀時,爸媽可以透過非藥物方式協助緩解。建議使用溫水洗臉,將臉部,特別是鼻翼與眼周的過敏原洗淨,有助減少接觸時間。以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可降低鼻腔內黏膜的刺激與分泌物,讓呼吸更順暢。使用溫鹽水漱口,則有助於清除咽喉部位殘留的過敏原與灰塵,並緩解乾癢或輕微不適。這些方法簡便安全,適合家庭在症狀初期作為輔助照護手段。
如果症狀持續,或合併咳嗽、氣喘,或夜間鼻塞影響睡眠,則建議至醫療院所由醫師評估。醫師可能依據臨床表現開立口服抗過敏藥物、鼻噴劑、眼藥水或吸入型氣管藥物,以減輕黏膜發炎反應。部分病童也可能安排過敏原檢測,以了解具體的致敏物,協助父母調整生活與環境策略。
春季過敏雖不屬於傳染病,但如果症狀頻繁且未妥善控制,仍可能影響孩子的學習注意力、體能活動與情緒穩定,甚至增加鼻竇炎、中耳炎等併發風險。因此,持續觀察與提早介入治療是預防病情惡化的重要原則。
愛的便利貼
改善居家空氣品質
春天是生命綻放的季節,也可能是敏感體質孩子飽受困擾的時期。當孩子因環境變化出現不適,除了父母用心陪伴之外,做好居家清潔與空氣管理,養成日常清洗習慣,不但能緩解過敏反應,更讓孩子感受父母的愛與支持。
過敏無法完全根治,但透過調整居家環境細節與專業照護,每個家庭都能與過敏和平共處,安心擁抱春天的陽光與微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