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帶孩子上山找幸福
親子登山 收集美景不冒險

文‧圖片提供/余業文(晨爸) (2025/4/27)

 「呼呼!」我喘著氣,抬起頭,望著看似走不完的之字形步道。

 「再轉幾個彎就到了。」我回頭對晨晨喊,或許她已經聽過太多次,完全不以為意,沒有回應我,只是低著頭,不斷的踩上下一階階梯。但只要一逮到機會,她就會找一塊石頭或樹根坐下來,拿出她珍藏的軟糖,放進嘴裡嚼許久,捨不得吞下那甜甜的滋味。

體驗不同的生活形態

 「媽咪,有鳥吔!」她指向在乾松針上跳來跳去的黃綠色相間的小鳥,是金翼白眉──白色眉毛是牠最明顯的特徵。或許是習慣山友投餵,牠一點也不怕人,且一直試圖靠近我們,似乎想向我們討食物吃,但野生動物是不可以餵的。

 今天,我們出發的時候已接近早上九點,原本昨晚熱鬧非凡的七卡山莊早已人去樓空。許多山友喜歡在天未亮即出發,為的是能在山頂或有展望的地點觀賞日出,另一方面,也不希望走到摸黑。而我們則與他們不同調,原因是想讓晨晨睡飽,才能有充足的體力持續前進,摸黑就成了家常便飯。

 七卡山莊是離雪山登山口約兩公里路程的山屋,帶著孩子,兩三個小時即可抵達。山屋海拔兩千四百六十公尺,登雪東線時,建議可以在這裡住一晚以適應高度,降低接下來三千公尺海拔發生急性高山症的機率。這裡也是山上過夜初次體驗的最佳選擇。山屋不同於旅館,在空間有限的情況下,大多以通鋪供山友過夜,隔壁睡的或許是陌生人,讓孩子知道睡覺或起身時要降低音量,學習尊重他人。

 在山屋取水用水或煮食,更是一門學問,試著帶孩子嘗試與家裡不同的生活及料理方式吧!

確保安全山永遠都在

 走到之字形路徑最高點的觀景臺,就可看到傳說中的「哭坡」。為什麼稱為哭坡呢?我想或許是山友辛苦從登山口走了四公里的之字路,已消耗大量體力,遙望前方陡升的山坡,想到等一下艱難的路程而感到無奈想哭,故命名哭坡(哭坡前觀景臺已於二○二二年拆除)。

 粉白色的野百合生在山徑邊隨風搖曳,可愛的小紫花是阿里山龍膽,還有黃色且花形相似的玉山龍膽,都是哭坡上的小精靈,以美妙的顏色及身形吸引我們的注意,讓旅人忘卻腳下的艱辛,心情愉快的走上哭坡呵!

 哭坡最高點有絕佳的視野,遠眺中央山脈的北一段及北二段;南湖大山、中央尖山、甘薯峰……我一路從最左邊數到最右邊,或許晨晨記不得這麼多山頭的名字,但我發現此時她也和我一樣驚嘆眼前壯闊的美景。

 過了哭坡,約莫半小時即可抵達今天的目標「雪山東峰」。從山頂往東望去,會被雪山主峰的龐大山體震撼,可惜的是無法看到主峰的全貌,因為擋在我們之間的是一座比東峰還高的甘木林山,只有真正的走進雪山圈谷,才能體會雪山的美,就留待下次再帶孩子來吧!

 我再稍往右指,對晨晨說:「那是三六九山莊,雪東線的另一間山屋,也是登頂主峰的前哨站。」山屋看似很近,但離雪山東峰有兩公里遠,這時,我們得把握有限的時間趕緊下山,無緣拜訪了(三六九山莊目前已拆除,將重建為全新的美麗山屋)。

 下山路遙,務必早一點啟程,才不至於摸黑!

來自山的呼喚

 雪山東峰,海拔三千兩百零一公尺,是除了合歡主、東峰及石門山外,可以讓孩子嘗試的初級百岳。如果不願意背重裝上山,也可以安排一日來回的行程。

 想體會住山屋的感覺,可以住在七卡山莊。如果入住七卡山莊,請先確認山莊的水源是否充足,以免發生無水可用的窘況,尤其在乾季上山前更要注意。

 不管是一天或兩天行程,都必須申請進入雪霸國家公園,並在雪山登山口管制站完成登記後才可上山。

 旅程中,須隨時注意孩子對於高山的適應情況,如出現任何類似高山症反應的情況,應立即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