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探索時事科學
滅絕恐狼復活?基因編輯新頁

文‧圖/陳彥榮(臺灣大學生化科技學系副教授) 圖/美聯社 (2025/4/23)

科學家從化石中提取DNA,以基因編輯方式,讓滅絕一萬多年的史前生物「恐狼」復活。

 

 你知道嗎,有一種叫做「恐狼」(Dire wolf)的大型野狼,曾經生活在北美洲,是一種大型肉食動物,比灰狼還要壯。不過牠們大約一萬年前就滅絕,消失在世界上。近期美國生物科技公司Colossal居然讓恐狼「重返地球」!這不是用魔法,而是用「基因編輯」技術。但恐狼真的復活了嗎?讓我們一起來窺探個中奧祕!

 究竟是怎麼「造出」恐狼的呢?首先大家要知道基因編輯技術,我們每個人每個細胞都有一個製造生命的藍圖,就是所謂的DNA,每一段DNA會透露出我們身體的小小元件怎樣製造,最後成為我們現在的樣子。要「改寫」生命藍圖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基因改造生物與真正的史前恐狼可能仍有差異。

從化石提取DNA

 拜科技之賜,在二○一二年前後,道納(Jennifer Doudna),以及夏彭提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兩位科學家陸續找到修剪生命藍圖的技術,又叫做CRISPR-Cas9,之後和編輯文書一樣簡單,剪剪貼貼DNA這本書,才讓困難的事情變得簡單。這項技術也讓他們獲得二○二○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讓我們回到恐狼的製造。Colossal公司的科學家得先找到恐狼的生命藍圖DNA,所以他們從化石中提取後,再用電腦比較「恐狼」的藍圖跟「現代灰狼」的DNA有什麼不一樣!比對過後,把恐狼特殊的藍圖,例如毛、身體大小等製造藍圖給剪剪貼貼到現代灰狼的DNA藍圖書裡面重製。

狗兒當代理孕母

 接著,把這本改造後的人工生命藍圖,放到幹細胞中,製作成胚胎。最後,他們把胚胎植入「狗媽媽」的子宮裡,讓牠們生下狼寶寶!如此一來,就誕生三隻外表像恐狼的狼寶寶。

 但是,基因編輯重生的恐狼是真的恐狼嗎?這問題引起學界爭議,其他科學家說:「這並不是真的恐狼!」因為真正的恐狼基因和灰狼的基因其實差很多,甚至可能不是同一種動物。因為在數萬頁的生命藍圖書中,Colossal公司只改變大約二十頁,然而恐狼和灰狼的差別可能有幾千個。打個比方,如同你穿上恐龍裝,不代表你真的變成了恐龍!

影響物種生態平衡

 有些人覺得這項技術很酷,未來也許能保護快要滅絕的動物,為瀕危物種的保育開啟新的可能。利用類似的方法,保留甚至復育那些即將從地球上消失的珍貴生命。

 但也有人擔心,這樣做會不會浪費資源,或是改造動物後不適合生活在現代環境裡呢?隨之而來的資源分配、生態適應等問題,需要科學家及社會大眾共同審慎評估,才能確保科技的發展真正造福自然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