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領讀
醜小鴨心理學

專欄帶領青少年認識名家名作的內容與特色,開啟自學任意門。
瑪莉突然害怕上學。那天她走到校門口,眼看校門要關了,她卻沒有走進的勇氣。她轉身去搭捷運,覺得街上行人都看著她,心裡好想哭。
她在學校本來有一個好朋友,下課時兩人形影不離。這學期班上來了個轉學生,這天,瑪莉看見好友跟轉學生一起吃午飯,沒有找她。
瑪莉望著她們走在校園裡的身影,覺得自己好孤單,很自卑,不禁想:「她一定看不起我了,那個轉學生長得比我好看,聽說功課好,家裡又有錢。」
沒人能夠聽到瑪莉心內的獨白,她的自卑感變成心內的陰影,連學校都不敢進去。
如果你也曾有像瑪莉「自覺比不上別人」的自卑感,別擔心,你一點都不孤單。心理學家阿德勒少年時代也度過自卑感的陰暗期,後來由於他的成就,後世尊稱他是「個體心理學派」的創始人。
少年時的阿德勒身體不好,患有佝僂症。他的哥哥功課好,長得帥,阿德勒覺得媽媽比較喜愛哥哥,從小活在不如哥哥的自我感覺裡。直到上大學,他漸漸有出色的表現,努力擺脫自卑感。
成為心理學家的阿德勒認為,自卑是人出生時的狀態,嬰兒事事由大人照料才能存活,必須隨著成長,逐漸學會自立。阿德勒說,人不一定要脫離自卑,而是要學會與自卑共處,因為擁有自卑,也就擁有力量。阿德勒就是這樣成為追求卓越的人。
當你自卑,覺得無法與別人相比,會想:「我就是因為不夠完美,所以才被討厭。」如果你遇見阿德勒,阿德勒必定會跟你說:「縱使被說壞話,被討厭,也沒什麼好在意的,因為『對方如何看你』,那是對方的課題。」阿德勒會安慰你,「這個世界上沒有人是百分之百的完美,重要的是你能夠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多年前有一本暢銷大眾心理學書籍,叫做《被討厭的勇氣》,作者其實就是受阿德勒教導啟發,阿德勒因而被稱為「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說,不是只有醜小鴨會自卑,就算天鵝,也會覺得自己不夠完美,也有自卑的時候。自我啟發的要素,是相信自己確實擁有改變的力量和勇氣。
自我改變的勇氣來自哪裡呢?來自我們不能一直聚焦在自卑感這種人性幽微與陰暗面。雖然童年的經驗力量很強大,足以影響一生,人卻能藉經驗和學習,得到超越。
阿德勒有一本重要的著作《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生命對你意謂什麼),中文書名叫做《自卑和超越》,這個書名也可以說是心理學很關心的議題,從心理和行為、心靈與身體、家庭和社會、職場生涯和效率、個體與群體,最後關懷生命的意義,人有沒有超越自己的可能,都可以在這本書找到。
你想過生命究竟對你意謂什麼嗎?你想追求什麼呢?心理學可以幫助你探索這個問題。
阿德勒用他自己的例子教導我們,不要一直讓自己處在覺得自卑的狀態,要像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波蘭女詩人辛波絲卡的一首詩,「風景不會觀看自己」,就像海水也不會知道自己是海水一樣,有起大浪的時候,也會有低潮的時候。
你就是美麗的風景,你的心也是大海,不要一直想自己是卑微的,怎樣也跳不出來。其實,那跟海水退潮一樣,海水不會因退潮而自卑,那只是一時的,要相信自己有波浪再起的力量;也可以把自己設想成毛毛蟲,當你破蛹而出,新生的美麗蝴蝶能夠展翅而飛,翩翩起舞。
期待瑪莉能夠關注更遠大的?浼?浼往後的生命的意義;期待她願意相信?浼?浼自卑感真的只是一時的蛹。
你一定要認識阿德勒這位偉大的心理學家,學習後來的心理學界怎樣運用阿德勒的學理,幫助心情徬徨的人。當有一天,醜小鴨轉變成天鵝,那其實是自我心態的轉變。
醜小鴨有醜小鴨的美,天鵝也有天鵝的氣質,沒有誰美誰醜的必然道理,只要相信那是你自己,就有改變的能力。
此刻,就為自己點一首聖桑在《動物狂歡節》裡的〈天鵝〉,傾瀉月光的湖面,天鵝悠緩現身,那是生命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