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友善美術館
鍾怡婕‧嘉義縣興中國小五年四班 (2025/2/13)

不久前,老師帶全班到國立臺灣美術館,參觀「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以人為本的共融之路」展覽。
看到這樣的主題名稱,我一頭霧水;進到展區後,發現每幅畫旁邊都有模型、點字和手語導覽等。導覽員說,這些裝置是為了方便身心障礙者觀賞展覽,特別設計的。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畫家洪瑞麟的〈火魂礦工2〉,作品以簡單的深色線條勾勒,描繪礦工在礦坑裡辛苦工作的情景。聽說他曾經是礦工,難怪能畫得如此寫實和傳神。
一旁的立體模型隨即引起大家的好奇,趕緊上前東摸西摸。老師提醒:「不要用眼睛看,要用手觸摸,才能真正體會視障者的感受。」
我閉上眼睛觸摸,在腦海中想像圖畫場景。當睜開眼睛的那一刻,我覺得自己好幸福,輕易的就能欣賞一幅畫。
我覺得友善的輔具裝置讓更多人踏進美術館,使每個人都能參與公共展覽,原來這就是以人為本的共融精神。這一趟參觀活動,我收穫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