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學生負荷超載

中小學已開學了,學生帶著希望和快樂上學,但常因過重的學習壓力,無法感受到學習的幸褔感。
學生過重的學習壓力,除了部分是來自學生的高度自我期許和同儕學習競爭外,主要來源有兩方面,一是教師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過多的學習內容,或是無關的學習訊息,學生無法立即有效處理和吸收;另一是家長要求孩子於課後參加各類補習活動,也增加孩子認知學習的負荷量。
學生一旦感受到認知學習負荷超載,可能會衍生學習動機和興趣低落、心理焦慮增加及學習效果欠佳,甚至影響到學生行為表現和心理健康。因此,親師應避免孩子產生認知學習負荷超載的問題,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學習的意義感和成就感。
每個孩子的資質、能力和學習風格不盡相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所掌握,針對學生不同的能力和需求提供適性的學習,才不至於產生學生認知學習超載。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到,不是教得愈多,學生就學得愈好,有時可能會適得其反。因此,教師不必給予學生過多的學習訊息,只有讓學生學得好、學得精,才能發揮教學的效果。
值此AI的時代,教師能夠善用AI的學習輔助工具,降低於課堂中反覆重述學習內容和講解不必要的學習訊息,學生才會學得更有趣、更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