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兒童發展遊樂園
陪孩子寫一手端正字

文‧圖片提供/陳玥岑(職能治療師)圖/達志影像 (2025/1/18)

 寫一手好字,是許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小奇的爸媽很希望小奇能寫出端正的字,每次寫功課時間,就是他們頭痛的時刻:小奇寫的字總是歪七扭八,好像被風一吹,字體結構就快散開一樣,不僅不大美觀,有時候還難以辨識內容。

 小奇也不是無法好好寫字,如果作業本上有「描紅」的練習,他都可以順利完成,字體也滿端正的。因此,小奇的爸媽覺得很奇怪,為什麼有沒有描紅「範本」,對書寫品質影響那麼大?隨年級升高,在空白處書寫的機會變多,沒有描紅的提示,小奇就無法在空格中寫得整齊、好看。

 職能治療師告訴小奇的爸媽,「描紅」與「獨立書寫」是不同的能力。描紅時因為有現成的線條,孩子只須發揮良好的手眼協調,想辦法將筆畫「對準」樣本,不要超出範圍就可以。而在空白處「獨立書寫」時,要派上用場的則是「空間建構」與「空間關係」的能力。這些能力包括:

‧知道紙張擺放方位是否正確。如果紙張與身體的角度歪斜,不是擺放在正前方時,孩子無法順利連續寫出方向一致的字體。

‧知道線條與紙張間的相對關係,例如寫出的直線是否與紙張的上下邊緣垂直,橫線是否與上下邊緣平行。

‧知道線條之間擺放的適當角度,例如「合」字上面有兩條斜線,是以同樣的角度往不同方向前進。

‧知道物件之間的相對位置及大小,例如「湯」字的水部比較「瘦」,昜比較「胖」。

 透過「擦掉」作業內容,要求字寫得工整,往往會引起孩子很大的反彈,認為自己已經辛苦寫完作業了,還要再花時間修改,這時他們通常會敷衍了事。因此,職能治療師建議,用「學習寫有特色的廣告字體」,讓孩子觀察字的排列與組織,還可以將作品張貼在家裡,會讓孩子更有把字寫好的動力呵!

寫廣告POP字體

準備材料

 A4白紙數張,十二色彩色筆,鉛筆,直尺。

操作步驟

 1.在白紙上畫出三個十公分乘十公分的正方形,兩個正方形之間相隔約一公分。

 2.觀察自己的姓名:每個字是由幾個部件組合起來的?是左右、上下、內外組合,還是一個完整的字?

 3.在第一個正方形中寫名字的第一個字。書寫的訣竅是「儘量把格子填滿」,如果字體中有長線條,儘可能連接到格子的邊界。例如「林」字的「│」,就要從格子的上緣延伸到格子的底線;「張」字的「弓」及「長」都從格子的上緣開始寫,最後一筆延伸到底線,兩邊也要碰到格子的左右邊緣呵。

進階練習

 1.孩子如果可以控制將字體填滿正方形框線,可以加以變化框線,將正方形改成瘦長的或是扁平的長方形,甚至改用三角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的框線,增加趣味及挑戰。重點都在於儘量把字填滿格子,讓孩子感受筆畫的比例及角度,練習建構字體的形狀。

 2.請孩子書寫家庭標語,例如「記得帶鑰匙」,貼在家中顯眼地方。

觀察重點

 「到底要不要糾正孩子的字體」,長久以來教師與父母都很矛盾,也時常在網路上引起論戰。

 教師猶豫費心糾正孩子,可能吃力不討好;父母的意見也分為「字是否端正會影響他人觀點」和「字只是工具,發揮功能就好」兩種論調。以學習能力較弱的孩子來說,能寫出正確內容,就是很優良的表現,一般不會再要求字體美觀,將心力留在「辨識」國字可能更具功能性。

 典型發展的孩子,建議父母可以了解孩子的想法,再決定是否要求或糾正字體,包括孩子對自己寫的字感覺如何,對老師的意見有什麼想法,如果不費力的狀況下會想把字寫得更好嗎。透過與孩子溝通,共同討論用多嚴格的標準來調整孩子的字體。說不定,孩子覺得自己寫的很好,只是和父母的美感不同而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