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表演藝術百寶箱
轉角遇到表演藝術(三之一)
街頭表演 貼近觀眾展拿手絕活

文/程皖瑄(新店高中表演藝術科教師) 圖/達志影像 (2025/1/10)

街頭藝人和觀眾的距離非常近。

 

 你是否曾在廣場、百貨商場、觀光園區看街頭表演呢?人們在街頭自然的圍成一圈,目光焦點是中央的表演者,他們神采飛揚的展現各式表演內容,唱歌、樂器演奏、舞蹈、雜耍等,最後贏得滿堂彩,觀眾大方掏出一張張鈔票投入「打賞箱」,給予表演者最實質的鼓勵。這群在街頭表演的人,稱為「街頭藝人」。

東西傳統街頭藝人

 有關街頭藝人的歷史,東方和西方都有悠久的傳統。西方中世紀有「吟遊詩人」,他們四處流浪演奏詩歌,讚頌英雄事跡,許多兒童奇幻文學、戲劇、桌遊或電玩,都能找到吟遊詩人的身影,例如廣受歡迎的《哈利波特》中提到《吟遊詩人皮陀故事集》,擁有魔法世界的謎團線索;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的歌劇《吟遊詩人》,敘述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

 中國宋代民間藝文活動熱絡,當時觀眾可以在「勾欄」內欣賞音樂、歌舞、說書等表演;不在勾欄內表演的人,稱為「路岐人」,他們在廣闊的街頭賣藝討生活,有人稱他們「野人」,暗示對這種職業的歧視,認為街頭藝人的身分低微,演出結束向往來民眾「乞討」。

 歷經時代變革,今日我們認同街頭藝人是值得尊敬的職業,他們努力帶給觀眾美好的表演藝術觀賞體驗,而觀眾「打賞」給予實際支持,鼓勵街頭藝人繼續產出更好的表演。

打賞是觀眾給街頭藝人實際支持的方式。

 
如何欣賞街頭表演

 街頭表演是街頭藝人用心準備的成果,無論樂器演奏、雜耍或歌唱,我們可以欣賞表演者的肢體動作和面部表情變化,感受音樂氛圍,以及與周遭環境的融合。

 當表演者展現精采技巧時,大方的鼓掌、微笑或歡呼——這些小小的反饋是對他們的鼓勵,也是拉近表演者和觀眾距離的重要橋梁。如果覺得表演令人感動,可以在「打賞箱」投入一些零錢,支持表演者,這是對他們莫大的肯定。

 欣賞演出時,最重要的是遵守秩序,避免擋住他人的視線或干擾演出。如果有興趣和表演者交流,可以在表演結束後和他們談天或經同意後與他們合照,這時別忘了保持禮貌呵!

 透過欣賞街頭藝術,我們不僅能感受藝術的魅力,也能體驗街頭文化的獨特之處,增添日常生活的驚喜與美好。二○一八年,一群有相同理念的街頭藝人成立「臺灣街頭藝術文化發展協會」,推廣街頭表演文化。「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遠」,期待美好的藝術體驗持續在街頭發生。

楊元慶在2023臺南藝術節演出。 圖片提供/楊元慶 攝影/廖文瑄

臺灣的街頭藝人
溜溜球達人楊元慶

 擁有超過二十年溜溜球表演經歷的楊元慶,是溜溜球世界紀錄保持人。年幼時,爸爸送他一顆溜溜球,無心插柳的禮物,居然讓他對溜溜球產生濃厚興趣。家人擔心他為溜溜球廢寢忘食,試圖禁止他玩溜溜球,他曾因此和家人發生激烈衝突,甚至離家出走。

 後來楊元慶慢慢累積成績,爸爸從原本的不諒解轉為支持,父子的感情像轉動的溜溜球,繞了一圈,回到愛的起點。楊元慶到校園演講時,鼓勵小朋友:「不是要當最強的,而是要當無可取代的。」他相信每個人都獨一無二,只要堅持,就能美夢成真。

三分鐘看完楊元慶挑戰金氏世界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