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今年首見萊姆病確診 為境外移入病例

吳啟綜/臺北報導
(2024/12/21)

 衛福部疾管署昨天公布,國內出現今年首例境外移入萊姆病確定病例,是六十多歲法國籍男性,個案於九月中旬在法國被蜱蟲叮咬後,腿部出現紅疹,來臺後因大腿紅疹未改善,十二月上旬就醫,經醫師通報採檢,確認感染萊姆病。疾管署提醒,近年萊姆病國際疫情升溫,且分布區域有擴散趨勢,呼籲民眾到野外踏青或到流行地區時,應加強防護措施,穿淺色長袖衣褲、手套等保護性衣物。

 疾管署統計,臺灣近十年累計十二例確定病例,均為境外移入病例,感染國家以美國七例為多,其餘是瑞典、英國、法國等歐洲國家。

 疾管署指出,萊姆病是人畜共通傳染病,藉由被感染的蜱(俗稱壁蝨)叮咬而傳播,不會人傳人,多發生於哺乳類動物,包括人類、鼠類、狗、貓等。潛伏期三天至三十天,平均約七天,七成至八成患者會出現遊走性紅斑,感染初期會有頭痛、發燒等類似感冒的症狀,若無妥適治療,後期可能出現心臟或神經系統異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