務實看待數位教學
「數位教科書國際論壇」日前邀集國內外專家教師,探討AI科技對教育、課程發展的衝擊。事實上,臺灣今年已有科技廠商與教科書合作,推出首部AI教科書,教育部也宣示將數位學習及AI列入下一波課綱修訂重點。
數位學習奠基於軟硬體設備及師資的完善。教育部在二○二二年推行「班班有網路,生生用平板」計畫,但是上路以來,出現校園網路不順暢、載具維修不易、師生使用不熟練等問題,也傳出有地方政府為達使用率KPI,要求教師不斷為平板開機,使得政策淪為形式。這項計畫是教育數位轉型的關鍵,相關單位應儘速盤整成效,了解教師及學生需求,以作為未來數位教學的參考。
南韓的中小學明年將推出AI教科書,但現在已有數萬名家長連署反對,理由是會使學生注意力分散、傷害視力等。北歐國家瑞典曾大力擁抱數位學習,但去年開始轉向,限制科技工具在校使用時間,回歸紙本與書寫學習。加拿大、美國、澳洲等部分學校也都有類似趨勢。
AI科技已改變人類生活,教育當然不能自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今年九月提出AI時代的教育重點,「以人為本」貫穿其中,且提醒要將AI引進教室前,需先認識其原理,才能掌握其風險。臺灣制定相關教育政策時,也應盤點現有措施,汲取他國經驗,審慎評估後再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