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苗縣賢德高工、育民工家明年退場 北市強恕中學走入歷史

沈育如、李庭芝/臺北報導
(2024/12/14)

 少子化衝擊私校退場、轉型,教育部昨天召開私校退場審議會,苗栗縣私立賢德高工、育民工家將於一百一十四學年停招停辦,弘德學校財團法人則予解散。另外,校史逾一百二十年的臺北市強恕中學,確定走入歷史,強恕中學與私立新民小學雙方董事會日前達成協議,強恕中學將改制為「新民國際中學」,挽救強恕中學近年招生不佳的狀況。

 教育部表示,列為專案輔導學校的賢德高工、育民工家,改善期限屆滿未獲免除,經出席委員二分之一以上同意,依退場條例規定,將於一一四學年度停止全部招生且停辦。另外,高雄市新光高中完成財務狀況改善,成功脫離退場行列,解除專案輔導。

 強恕中學創設於一八九九年,前身為吳會書院,後改辦學堂,一九四九年故創辦人鈕長耀為濟助失業失學青年,將強恕中學播遷來臺。國防部前部長馮世寬、旅美鑑識專家李昌鈺等人,則是校友。

 新民小學校長饒邦安昨天證實,該校董事會已入主強恕中學,並做出決議。許多新民小學的家長在孩子畢業後,需另尋其他私立中學就讀,很多人希望有完整學制,而強恕高中原有國中部,且兩校地理位置近,是理想地點。雙方都是同性質法人,未來會合併,由同一個董事會經營不同學校;時程則需報主管機關審查,希望一一四學年度能讓新民小學畢業生銜接就讀。

 強恕中學董事會董事長江書良指出,招生越來越困難,若能建立完整的十二年學制,讓學生從國小一路念到高中,可紓緩招生困境。

 臺北市教育局中教科科長黃喬偉表示,尚未收到兩校改制合併計畫書,若學校送件,仍須耗費時間審查,最快要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