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用生命影響生命 視障教師賴淑蘭獲模範身障勞工

張彩鳳/臺中報導
(2024/12/9)

賴淑蘭(左)在五十七歲時取得博士學位,是國內首位後天失明的全盲女博士。圖片提供/中興大學

 現年六十九歲的中興大學通識中心兼任教師賴淑蘭,在四十六歲時喪失視力,成了重度視障者,但她沒因此喪志,反而積極面對,努力進修,在五十七歲取得博士學位,是國內首位後天失明的全盲女博士;她於一○三年在興大通識中心邀請下,陸續開設「生命教育」、「困境與人生」、「社會關懷」及「世界宗教與人生價值」課程。由於她展現了「用生命影響生命」的精神,日前獲選模範身心障礙勞工。

 賴淑蘭表示,她在二十六歲時,被診斷出視網膜色素病變,不到五十歲就失明了,但隔年在沒加分的情況下,考進高雄師範大學特教所;五十一歲時,考上中正大學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博士班,之後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十年前,在中興大學開設通識課程,搭架起明盲之間的溝通橋梁,並啟發學生探索人生價值。

 賴淑蘭希望拉近學生與身心障礙者之間的距離,並了解如何與視障朋友相處,養成主動協助的習慣,因此在課程中設計視障體驗活動,鼓勵學生親身了解失去視覺後,各種感官知覺的變化,並藉由體驗視障者的不便學會珍惜。

 難得的是,賴淑蘭任教之餘,還從事馬拉松運動。她在七年前克服對路跑的恐懼,加入視障路跑團,練習了半年左右才有辦法跑馬拉松,當時許多人並不看好,但她憑藉毅力,至今已完成六場半程馬拉松。目前定期與團友在興大練跑,每週四上午六點出門,七點到八點練跑,十點開始上課。

 賴淑蘭說:「我跑得不是很好,也不快,但會繼續跑下去,因為這是我生命的意義,我會以正向態度面對自己的使命。」她失明後始終不自我封閉,透過跑步建立起與他人的連結,持續用行動為後天失明者的權益和生活重建發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