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令人屏息的 開展!
邀民眾暫停呼吸感知世界
國美館邀民眾感受屏息凝神的觀展體驗。
由國立臺灣美術館主辦的「第九屆亞洲藝術雙年展」日前開展,本屆主題「所有令人屏息的」,由臺灣策展人方彥翔擔任召集人,攜手亞美尼亞策展人安妮.戴維狄安、菲律賓藝術家兼研究員墨夫.艾斯賓納、南韓策展人金海主及土耳其策展人艾斯莉.西文,組成國際策展團隊共同策展。展覽集結全球三十五組藝術家,八十三件傑出創作,共同想像未來的無限可能。
臺灣策展人方彥翔(左一)擔任召集人,與來自菲律賓、南韓等地藝術家共同策展。
通過屏息改變感知
重新審視世界
展覽總策展人方彥翔表示,參展作品向「進步論」和「普世時間觀」提出質疑,揭示歷史如何與人、地方和所在緊密相連,為替代性的解放未來開闢了空間。
亞美尼亞策展人戴維狄安則說,本屆雙年展試圖通過「屏息」這種暫停呼吸與改變感知的方式,強調在面對歷史不斷循環時,人們可以拒絕接受事物無法改變的既定觀念,藉由策展引導觀眾重新審視世界,學會在突如其來的變故中適應與前行。
米類.瑪法琉的創作以編織裝置呈現,靈感源於卑南族巫師祖母的祈福儀式,是陪伴他的精神力量。
巫師祖母祈福儀式
成就編織作品
展場入口處展示的是白雙全的作品〈呼吸一間屋的空氣〉。這件作品的靈感來源於他某個夜晚的沉思。他觀察自己的呼吸,產生了一個問題:「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呼吸完整間房子的空氣?」這個問題成為作品的核心概念。
米類.瑪法琉的系列創作〈有,卻看不到〉,以編織裝置,講訴家族與部族跨越時空的牽繫力量。靈感源自於藝術家的卑南族巫師祖母,每回為他遠行前的祈福儀式,成為一股陪伴的精神力量,穩定聯繫著米類與部落。米類.瑪法琉的作品在國美館中庭,特別引人注目。
「第九屆亞洲藝術雙年展」,今年以「所有令人屏息的」為主題,讓藝術家想像未來的無限可能。
多媒體記錄生活事
讚揚移工貢獻
王煜松的創作關注個體與環境之間隱而未現的連結,作品〈微生物寫生〉以土壤微生物為研究對象,深入探討這些扮演養分循環關鍵角色的微觀生命。
妮爾.雅爾特高齡八十歲,是此次參展作者中最年長的。她透過攝影、錄像、繪畫、行為藝術和文字,呈現移工的生活狀況,並讚揚他們的創造力。
展覽資訊
「第九屆亞洲藝術雙年展」即日起展至明年三月二日,於臺中市國立臺灣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