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關注學生低自信現象

(2024/12/7)

 二○二三TIMSS調查結果日前公布,臺灣學生的數學、科學成就名列前茅,且優於二○一九年的表現。然而該調查結果也顯示,臺灣學生對數學、科學感到不喜歡、沒自信的百分比高於全球平均。

 其實在四年一度的TIMSS調查中,臺灣學生屢次表現出低興趣與低自信;而去年的PISA評量數據也指出,臺灣學生普遍對數學缺乏信心。可知該狀況長期存在,也不僅是特定調查的現象。

 然而臺灣學生並非始終如此,根據本次TIMSS調查,臺灣四年級學生對科學是喜歡、有自信,但到八年級卻改觀。換句話說,學生越學越不想學、越沒信心;這對於未來能力的發展,並非好事。有學者分析,該現象與升學壓力、課程難度有關,也受文化影響。升學與課程的改革,有待持續討論與實踐,而文化方面則應開始思考改變。

 傳統東亞文化總是強調自省,警惕自滿,這固然沒錯,但可能會使人低估自身能力,部分人甚至因而習慣貶抑下一代的表現。作為對照,在本屆棒球十二強賽事打造「鐵牛棚」,幫助臺灣隊奪冠的投手教練王建民表示,關鍵在於給球員信心,讓他們應對打者時更有自信;配合球員自身實力與精確情蒐,成績有目共睹。我們應該仔細思考,如何突破文化慣性,協助學生建立信心,如實看待自身的能力,以幫助其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