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校轉型辦學有成
屏縣大成辦藝術節 邀多國藝術家駐校
(2024/12/6)
![](/images/fb.png)
屏東縣大成實小邀請多國藝術家駐校,帶領學生舉辦大地藝術節。攝影/莊舒仲
三年前,屏東縣新埤鄉大成國小受少子化影響,面臨廢校危機,後來縣府協助學校轉型,引進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臺北藝術大學等專業師資,轉型為公辦民營藝術實驗小學,學生數從二十七人增至八十九人,今年小一新生還排隊候補。校方昨天宣布,十四日起舉辦逾三個月的「和大自然一起玩.大地藝術節」,校長鍾秀鳳說,活動呈現轉型三年來的辦學特色,推出不同的走讀路線,供外校遊學或戶外教學,從另一視角看見新埤土地、文化及社區共融之美。
「學生與藝術家在社區四處走動,找尋素材和靈感,老一輩感受到許久未見的活力。」鍾秀鳳表示,為準備大地藝術節,以學校為中心,在半徑三公里的範圍內,用全村力量一起辦教育,由跨國藝術家穿梭在「風、木、水、火、土」等元素中,用跨領域藝術創作連結學生的心和眼,不僅展現藝術創作,也融入客家文物與在地生活樣貌。
鍾秀鳳指出,這次活動有近五十國、一百五十組報名,評選後邀請臺灣、比利時、荷蘭、墨西哥、印尼、泰國等跨國藝術家駐校,帶領學生體驗不同的藝術創作思維。
擔任總策畫的駐校藝術家「拉拉」說,外國藝術家帶給學童新的視野與刺激,像是在老房子畫畫,以不同角度蒐集材料,甚至把稻田、土壤變成創作場域,更融入異國文化元素,激發學生好奇心和想像力;有些藝術家與學童互動時,變成了老頑童,跳脫創作時的嚴肅態度。
接手大成實小營運的雲門舞集舞蹈教室董事長温慧玟說,面對未來,藝術教育不可缺席,創意與想像力才是競爭力,學生從注音、時間、幾何等課程,學會用肢體語言呈現。教育處長楊英雪指出,活動目的是為開拓偏鄉學生的視野,體會「立足在地,放眼國際」的意義。
屏東縣長周春米說,縣府支持多元展能、創新教育,屏東現有十二所實驗小學,期許全縣一百六十所國小都能發展自我特色,因應教育多元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