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圈地不辦學 土地應退回

(2024/11/20)

 臺灣面積狹小,山地及丘陵地約占三分之二以上,土地資源極為有限。但因大學設立有帶動地方繁榮與發展的功能,所以地方政府都爭取大學前來設校,桃園市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但學校圈了土地,真有擴校的必要?真有資源開發嗎?

 民國一○八年、一○九年間,清華、陽明交大、中央、臺北科技大學、海洋大學、政治大學六校,與桃園市政府簽署備忘錄,承諾設置新校區、醫療園區,但五、六年過去了,至今沒有明確的進展。教育部長接受立委質詢時表示,如果大學評估無能力開發,縣市政府可將土地收回。

 大學追求發展本應給予肯定,但以目前少子化日趨嚴重,生源逐漸短缺,有再擴充新校區的必要嗎?而臺灣的高教資源本就不豐沛,大學真有足夠的資源達成當初約定的目標嗎?另外,六所公立大學集中在桃園市設新校區,資源是否太集中了?是否會造成更嚴重的城鄉落差?

 臺灣土地資源有限,高等教育資源嚴重不足,如此虛耗,實非明智之舉。土地規畫、開發是地方政府的職權,但全國高等教育屬教育部掌管,教育部理應有全國高教發展的藍圖,不應放任大學與縣市政府隨意簽訂開班設校的備忘錄。圈地不辦學,土地應退回,不要再浪費資源與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