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親子互動心理學
數位社交焦慮

文/柯書林(臨床心理師) 圖/達志影像 (2024/10/8)

 開學轉眼快兩個月,如果您為了孩子不想上學而苦惱,可是又不得不叫他振作,不妨參考這個個案故事。

 他是個瘦瘦高高,感覺有點焦慮的國中生。他說自己因為容易想太多而很煩惱。他從上學期,就已出現時不時缺課的狀態,而且持續惡化,所以學校老師特別請他爸媽幫他掛號找心理師談一談。

資訊落差
引發負面情緒

 他一進診間就問:「聽說你是輔導青少年的專家,那我可以測試,看你到底懂不懂年輕人的苦惱。」

 我愣了一下,笑著說:「好哇!」其實心裡有點忐忑。

 「你聽過FOMO嗎?」二話不說,立刻單刀直入。

 雖然我知道跟年輕人互動最重要的,是不懂就要承認,不要裝懂,但我還是忍不住想偷偷Google一下。沒想到他眼尖,沒打算放過我,「我可以直接告訴你,你不一定要查找Google。」

 既然他這般有話直說,我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的回:「你可以解釋給我聽,很棒,但是我也想查一下,因為我覺得你的到來與提問,肯定會幫助我對時下年輕人的心智有重大的理解。」

 於是他一邊說明,我也一邊用手機上網。他強調FOMO是四個英文字的組合,叫Fear of Missing Out,就是「很害怕會錯過什麼」。然後我找到的資料叫「股票投資用語」:指有些人時不時就關注股票漲跌,很怕沒跟上行情,後來引伸為「青少年社交恐懼」的專有名詞。

 這個容易想太多的國中生告訴我,他覺得如果自己去上洗手間,回來突然發覺朋友談得非常熱絡,他就忍不住焦慮方才一定錯過了什麼重要的話題,他對自己的社交能力感到不安。

 我點頭如搗蒜,還刻意嘆了口長氣,見他一臉不解,才緩緩道:「只要是夠聰明夠優秀的人,就容易怕自己的人生錯過了什麼,導致跟不上時代。」邊說邊苦笑自嘲:「像我剛才堅持自己查,就是擔心跟不上時代。你看,除了FOMO,還有FOJI,叫Fear of Joining In,意思是擔心自己可能錯過熱門的話題,凸顯困窘,所以乾脆就遠離人群吧,這也是社恐的一種。」見他聽得認真,忍不住補了一句:「我有時也覺得跟年輕人談天會凸顯自己的LKK,做人真不容易!」

社交危機
在意社群互動

 因為慢熟世代當道,想太多的孩子越來越多。每天盯著手機,然後焦慮著「到底要加入,還是要逃掉?加入會不會丟臉?逃掉不就更回不去?啊!腦袋快爆炸了!」然後,就在一堆亂糟糟的思緒中過完了一天。沒出門上學的他們,感覺其實糟透了。

 「原來專家也會怕跟不上時代?」想太多的年輕人突然接了這麼一句。

 「可能我也怕自己不優秀,跟你老想太多的困擾差不多吧。」講得一副過來人的口吻。

 「那你後來是怎麼好起來的?」彷彿見到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大前輩還能倖存,索性好奇問了。

 「我遇到一個厲害的教授,他說我老是想得比較多,也算是一種天分,很適合走心理師這行。只要練習每逢想得多,就把腦袋裡所有的念頭一條一條寫下來,好好梳理思緒,列出各種可能結局的優劣評估……」我越講越起勁,「反正努力把東想西想的所有可能想到通就對了!」這孩子突然插了這麼一個金句。後來,我們便英雄惜英雄的結束晤談。

 說不定一天不上學也不是世界末日,找些事情好好打發才是更重要的。如果你的孩子能透過日常每一天的活動與得到的回饋,花些時間認清屬於自己的原廠設定,就算未必符合社會主流,只要認真把想做的事越做越好,並用心提供給需要幫助的人,我想每個生命都有機會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