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成長路醫同行
兒童探索身體 引導取代責罵

文/黃瑽寧(馬偕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治醫師) 圖/達志影像 (2024/8/12)

 在網路上能找到我之前寫的文章〈羞羞臉,你在幹什麼?——談嬰幼兒自慰動作〉,由於學齡前兒童有時候會磨蹭會陰部,雙腿僵直,兩手握拳,並且發出急促的喘息聲,父母可能會誤以為孩子發生癲癇或生病了,其實這叫做「嬰幼兒的自慰動作」,屬於暫時現象,不須太擔憂。

 文章中也提到,孩子四歲之後如果還有自我撫摸的動作,父母可以用溝通的方式,告誡孩子至少不要在公共場合「搓搓」,「玩小雞雞」,而不要用責罵或羞辱的方式處理。但偶爾會有這方面困擾的父母來信,表示孩子已經六七歲了,還戒不掉自我安慰的習慣,不知道該怎麼辦。

不指責自我安慰行為

 其實,我們都能理解,這些撫摸的動作,是孩子的一種自我安慰行為(self-soothing),而且幾乎每個人都有某種所謂的「壞習慣」,在大腦混亂,壓力大,疲倦,沒有安全感,或單純無聊時,下意識不由自主的動作。常見的自我安慰行為包括吸吮手指,咬指甲,摳指甲皮,咬衣角、筆桿或其他物品,搖晃身體,捏關節,拔頭髮、眉毛或睫毛,玩弄頭髮,挖鼻孔,輕輕撞頭等。

 上述這些動作,最多就是招致父母的碎念或責罵,但手摸生殖器的行為,不僅社會觀感不佳,也讓父母有許多不好的聯想,以及害怕孩子上癮之類的擔憂。然而,這個年紀的孩子,摸生殖器和「性」毫無關聯,其實和咬指甲、撕手皮、挖鼻孔等源頭是一樣的,可以一起來討論。

 兒童各種自我安慰行為的原因五花八門,包括:

‧無法理解自己的情緒,也說不出所以然。

‧明顯的壓力(如父母分居,老師情緒不穩,與同學衝突或考試壓力)。

‧過去或現在的創傷經歷。

‧不安全依附關係,長期只能依靠自己來安撫焦慮。

‧感官刺激不足,運動量不足。

找適當活動轉移注意

 發生這個現象,有治標與治本兩個策略,可同步進行。

 治本是解決上述行為的原因,可以找心理師、兒科醫師、心智科醫師討論,幫助孩子走出困境。治標並非懲罰孩子的行為,而是轉移撫摸生殖器到其他相對適當的安慰方式。

 父母可以採取以下措施。

‧忽略行為:有時候一直關注行為,特別是負面的懲罰或嘲笑,反而會增加行為的頻率。

‧觀察時機:了解這些行為出現的具體時機(如無聊、疲倦、焦慮或飢餓)有助於識別觸發的根本因素,從而消除這些情境,例如睡眠充足,不要晚睡。

‧理解與接納:以理解和不評判的態度與孩子交流,幫助他們辨別並表達自己的情感,一起找出需要的支持。現在大部分學校有社交情緒學習(SEL)的課程,可以跟老師討論,在家也可以陪孩子玩。

‧正面強化:當孩子長時間不進行這些行為時,給予小獎勵。

‧轉移注意力:每次孩子進行不適當的行為時,將其注意力轉移到更適切的活動上,例如孩子在摳鼻子,可以給他一個指尖陀螺玩具,或者牽他的手去買東西,一起做家事,讓他們的手忙碌一點。

‧鼓勵參與運動:讓孩子參加能夠釋放緊張或焦慮的運動,例如團體運動、跳躍、跑步或拳擊等。

‧尋找替代紓壓品:玩壓力球、紓壓玩具、絨毛玩偶,養寵物,聽音樂,或和孩子談天等。

 兩種策略雙管齊下,希望能因此解開孩子的行為動機,進而找到相對健康且不影響他人觀感的安撫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