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閱讀精采人物
走古道考察歷史 邱求慧的山林探索

採訪/趙瑜婷 圖片提供/時報出版 (2024/8/3)

 登山健行時,山徑常出現不起眼的基石和石碑,多數人只匆匆一瞥,對山林文史作家邱求慧而言,這些斑駁的石塊是探尋臺灣過往歷史的重要線索。

 有一次邱求慧走桃園溪州古道,發現一塊刻著「林嵩壽」的基石,深感好奇,回家後查閱文獻史料,挖掘出板橋林家少主中興的故事。

 一八九五年,《馬關條約》明示臺灣人在兩年內可選擇放棄日本國籍,變賣財產離去。板橋林家選擇移居中國,在臺土地被日本人接收。林家派十五歲的小兒子林嵩壽回臺處理家務,他運用總督府造林獎勵法規,申請在原林家土地上種樟樹,造林成功後將林家地產贖回,「當時林嵩壽年紀雖小,卻很有膽識!」

 九年前,邱求慧開始登山健行,至今在國內爬約五百座山。他常把考察的山林故事發表在「健行筆記」網站,很多山友按圖索驥,依循他的腳步,走古道探索臺灣史。

 「我從小就非常愛看歷史故事!」邱求慧回憶,他會把所讀故事一一寫進筆記本;現在登山考察,想更深入了解臺灣歷史,他會線上閱讀數位化的文史資料庫,包括清朝記錄行政和司法案件的《淡新檔案》,以及日治時期的《臺灣日日新報》和收錄公文的《臺灣總督府檔案》,讀得津津有味。

 熱愛人文的邱求慧,心中原有成為歷史學者的夢,當年為符合社會主流及父母的期望,最終選擇理工科就讀。他自我剖析:「念機械工程,雖不像對歷史那麼有熱情,但在完整的科學訓練下,讓我有嚴謹和邏輯性的思考,對日後工作上策略運用或時間管理有很大幫助。」

 邱求慧的正職是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不久前才和人工智慧大廠輝達(Nvidia)創辦人黃仁勳,宣布在臺灣設立全亞洲第一個AI研發中心。

 平日,他引領國內大小企業構築科技產業的未來藍圖;公務之暇,他行走於深山古道,重探過往的故事,優游臺灣的時空長廊,「當年那顆熱愛歷史的種子依舊深埋我心中,不曾消失。」

 登古道,讀歷史,邱求慧發現臺灣這塊土地是不分種族的努力成果,「不論是設計桃園大圳的韓裔日人張令紀,籌建嘉南大圳的日本人八田與一,以及更多的臺灣先民,在共同打拚下,臺灣才能不斷前進。」

 「感念之餘,也要自我反省。」他認為,歷史最大的啟示在於使命感,為不辜負先人,自己也應當在歷史長廊中找到位置,開創一番事業,對後代有所貢獻。

 邱求慧取得機械工程博士學位後,整整三十年在政府公部門服務,協助國內傳統產業和科技業發展。「現代科技日新月異,政府要比企業更有產能和效率,才能和其他國家競爭!」他自比企業高層,把國家當企業經營,更關注國家未來布局與策略。

 「臺灣要居安思危,不要以為未來一百年都能靠半導體存活。」長期見證臺灣各產業興衰,他認為,臺灣是半導體大國,不過科技進步飛快,一旦半導體被其他新創產業取代,臺灣將一無所有,「唯一的出路,只有創新。」

 「臺灣的創新太強調『安全』,害怕失敗,比如只在既有產品上研發更輕,更光滑,或更便宜的材質,這其實只是『改良』,真正創新應該是更破壞性、顛覆性的創意,像『能否不用水壺喝水?』」

 「當年半導體正是這樣的『橫空出世』。」他說,臺灣六○年代以成衣、製傘、鞋業聞名,半導體研發一舉改變臺灣的產業。他強調,創新技術難,失敗率高,但一旦成功將改變世界。政府和企業要做的就是提供人才不怕失敗的環境,甚至獎勵失敗,鼓勵他們投入研發與創新。

 「人類歷史也是藉由創新,不斷推動前進。」他以十九世紀來臺的英國人約翰.陶德為例,當時樟腦市場占臺灣總體經濟五成,他另闢蹊徑,成功打造臺製烏龍茶品牌,取代樟腦,登上世界舞臺。「以古鑑今,沒有產業是永遠的!」

 他鼓勵學子要有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創新的精神,在歷史長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小檔案

邱求慧,臺灣大學機械工程學博士,現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工作之餘寄情山林古道,探索臺灣歷史地理的故事,著有《一山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