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園觀點
陀螺儀控制水流 水族館水母樂優游
夏天去海邊玩,萬一有水母出沒,肯定會壞了玩水興致;如果不幸被水母觸手螫到,輕則皮膚腫痛,嚴重可能喪命,就算是被沖上海灘的死掉水母,依然可以螫傷人。水母可說是海邊最不受歡迎的動物。
不過,人們熱中到水族館欣賞水母,它就像大洋裡的精靈,優雅而脆弱。展示水母的水缸前常是大家喜歡的拍照勝地。
人們自古就知道水母,但到近代才掌握養殖水母的方式。水母身體超過九成由水構成,非常脆弱,一顆上浮的小泡泡就有可能把水母傘狀的身體穿出一個破洞。
水母需要水流幫助游動,然而傳統養魚的水缸進水處水流強勁,容易弄傷水母,通往過濾設備的出水處又會把水母吸住;水缸的八個角落也容易形成水流死角,游泳能力不好的水母會被困住,無法游出。
水流轉速慢
缸內無死角
直到五十多年前,德國的生物學家發明名為「陀螺儀」的水缸。這種水缸讓水流在缸內慢慢旋轉,調整出水的方向與過濾器位置,解決水母被吸入過濾器的問題;鼓形設計讓水母不會被卡在死角,食物殘渣也可被帶往過濾設備,才使人工養殖水母變得可能。
三十多年前,美國的蒙特雷灣水族館應用陀螺儀水缸技術,以壓克力為材料延伸出各種形狀的水缸,成為第一個展示水母的水族館。這種開創式展示方式驚豔了全世界,成為今天所有水母展示的原型。
由後向前的燈光與深色背景,清楚呈現水母的觸手。
看纖細觸手
燈光是學問
對於水族館,不只水流要呈現水母的美,燈光設計尤其關鍵。一般魚缸的燈光,模擬太陽光從上向下照,不過這樣不容易照出水母纖細的觸手。
因此,在水缸後方和下方也須加強照明,才能清楚呈現整隻水母;再透過變換顏色,展現水母的透明度。
另外,為了不讓遊客的倒影出現在水缸上,遊客的觀看空間通常要保持陰暗。
如今看到的水母展示缸,都是陀螺儀水缸的變形。
會螫傷室友
只能單獨展
水母極少和其他動物一起展示,因為水母可能被室友吃掉或把室友吃掉,又或是刺絲胞螫傷室友。且每種水母對於水質、溫度等要求不一樣,食性也不同,有些甚至是利用共生藻取得養分,單一物種飼養,更能確保水母健康。
如今,人工繁殖水母技術逐漸成熟,不須靠野外捕捉來取得水母。一間水族館中,我們看到的水母只是館方數以萬計中的幾隻,因為在水母的生命史,達到展示尺寸的成體只占一小部分,能夠展示的時間很短暫,因此水族館大多有水母繁殖區,以確保庫存。
水族館展示水母不僅讓人近距離觀賞這些海洋精靈,也展現科技和科學在保護和研究海洋生物的重要作用。水母展示從困難到成功,見證人類對自然界的不懈探索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