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留意兒少社群恐慌

(2024/7/22)

 兒福聯盟日前公布調查結果,高達九成五的臺灣兒少有使用社群媒體,平均每天使用時間超過四小時,其中有兩成已達沉迷的程度,超過八成有社群恐慌的情形,程度比新冠疫情期間更嚴重。

 兒少長時間使用社群媒體,除了可能發生隱私外泄、誤觸色情、遭遇詐騙、網路霸凌、沉迷成癮等問題,更多的情況是,過度在意網友的回應,甚至產生社群恐慌的情形,對身心造成負面影響。

 「社群恐慌」是一種錯失恐懼症。有這種情況的人,總是會擔心因為自己缺席而錯過重要的事,以致產生不安、煩躁或恐慌的感覺,即使錯過的可能只是一段流行話題,或網友的一句評論。

 最明顯的表徵是,不斷查看新留言,一再更新別人的網路動態,即使再晚、再忙也要立刻回覆。若是網友留下負面評論,可能感到情緒低落,甚至失眠、焦慮,影響課業、生活和心理健康。

 正值暑假,兒少使用手機的時間大增,家長有必要留意子女的社群媒體行為。除了討論使用時間,關閉社群通知功能,減少查看留言、動態的頻率,多從事親子互動的活動,可以減少沉溺社群的時間。更重要的是,幫助子女學習如何看待社群媒體,了解各種社群貼文的意義與價值觀,避免陷入比較或患得患失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