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萬花筒
默劇敲敲門(一)
非語言的戲劇藝術之美
哈薩克發行的卓別林郵票。
提到「默劇」,小朋友會想到什麼呢?是抹著白臉,戴著白手套的小丑演員,以鮮明的動作演出隱形拔河、擦玻璃等表演,還是佇立於街頭一角,身上塗著厚重顏料,靜止不動宛若雕像的街頭藝人,等待路人投下一枚硬幣,開始舞動?也可能想到早期黑白默劇電影,以誇張的人物動作表情演繹故事,讓人笑中帶淚,淚中帶笑。
著重肢體表演
「默劇」源自拉丁文「Mime」,原來指「模仿」,中文譯成「默劇」,導致很多人認為默劇就是「沉默」、「不發出聲音」的戲劇,這其實是誤解呵。默劇演員可以視情況發出聲音,例如驚訝、悲傷等狀聲詞,也常搭配音樂來豐富表演內涵。
默劇表演著重以「肢體動作」展現日常生活的情境,我們稱為「形體表演」。一名訓練有素的默劇演員,具備良好的肢體表現力及高度的專注力,能讓觀眾靜下心,沉浸美好的藝術世界。
東方戲劇中,也有各自的形體表演,例如中國戲曲、日本能劇、印度舞劇,以豐富的手勢、細膩的眼神、步伐、肢體動作,組合一連串戲劇情境,例如京劇《拾玉鐲》中,年輕的農村姑娘孫玉姣在家門前趕雞、餵雞、做針線活,一切都在空無一物的舞臺上表演。
這些形體藝術博大精深,展現什麼叫「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
現代默劇發展
西方的默劇歷經希臘時期、文藝復興,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變成我們熟悉的現代默劇。在法國,默劇大師成立專門的默劇學校,培育無數表演藝術家;隨著現代電影工業的發展,默劇藝術持續發揚光大。在默片(無聲電影)時期,仰賴默劇藝術家為角色注入靈魂,例如默片大師卓別林,將自己早年在馬戲團表演的經驗融進電影,創造經典的「流浪漢」角色;而英國演員艾金森創造出「豆豆先生」,他們都透過默劇手法呈現生活中的幽默和對人性的關懷。
「豆豆先生」蠟像。
芭蕾中的啞劇
除了「默劇」,小朋友是不是也聽過「啞劇」?「啞劇」和「默劇」一樣緣起於希臘戲劇時期,但後來自成表演體系。「啞劇」和「默劇」有什麼關係,「啞劇」又有什麼特色呢?
希臘時期的戲劇演出中,有一個帶面具的表演者,叫做「模仿者」,原文是「Pantomimus」,他會以舞蹈及肢體動作介紹當天的劇目,進而演變成芭蕾舞劇中的「啞劇」(Pantomime)。「啞劇」以特定的肢體動作表示各種語詞,例如舞者雙手按著左胸,代表「愛」;舉起雙手做戴皇冠的動作,表示「貴族」;以右手食指指左手無名指表示「結婚」;雙手高舉過頭不斷滾動,表示「跳舞」。
著名芭蕾舞劇《天鵝湖》中,王子公主見面時,就透過啞劇藝術,展現兩人的關係。女主角須對男主角表示「我是一個受詛咒的公主,在湖的彼端,住著一個可怕的惡魔,把我變成一隻天鵝,只有真愛,可以破除魔咒」,王子則要表示「我會在舞會上邀請你跳舞,宣布與你結婚,一起破除魔咒」,舞者不透過語言,而是透過優雅精緻的手勢動作表達。
默劇、東方戲劇身段、啞劇等表演藝術,以「非語言」的方式,展現人類美好的想像力與洞察力,在理性之外,打開一個詩意空間。
點這裡,欣賞各式美好的非語言戲劇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