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東沙環礁 棘冠海星大爆發危害珊瑚 民團籲救援

吳啟綜、陳景清/連線報導
(2024/7/10)

東沙環礁棘冠海星大爆發,由於數量過多,恐影響珊瑚礁生態

 有「魔鬼海星」之稱的棘冠海星,是珊瑚的殺手。臺灣珊瑚礁學會昨天召開記者會表示,東沙環礁附近海域遭大量棘冠海星入侵,已知當地受到危害處水深達十一至二十公尺,石珊瑚死亡率高達九成以上,呈現白化現象。學會榮譽理事長鄭明修呼籲政府相關單位能即刻展開救援珊瑚行動,號召資深潛水志工和潛水專業遊艇前往清除,阻止棘冠海星繼續擴散。海保署署長陸曉筠表示,棘冠海星以珊瑚蟲活組織為食,數量過多時易影響珊瑚礁生態,目前清除的作法是採人工撿拾與醋酸液注射清除。

 鄭明修研究團隊和內政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六月九日赴東沙環礁調查,驚見當地海域出現棘冠海星大爆發。鄭明修判斷此狀況已發生超過一年,是現在進行式。

 鄭明修說,棘冠海星成熟體型直徑約二十五至三十五公分,最大直徑可達八十公分,全身布滿細長棘刺,刺表皮有毒腺細胞,會分泌劇毒,原產於印度至西太平洋珊瑚礁海域。

 鄭明修表示,若棘冠海星密度超過活珊瑚的平均增長速率,就產生大爆發。珊瑚礁生態系可負擔的棘冠海星密度每公頃約十五至三十隻,但東沙外環礁熱區每公頃達一千兩百三十二點九隻。棘冠海星產卵數量驚人,以直徑四十公分的棘冠海星為例,每季能產卵兩億九千萬至三億八千萬顆,存活率只須達百分之二,就可產生六百萬隻成體。

 東沙環礁是臺灣首座海洋國家公園,鄭明修赴當地執行清除作業,用稀釋醋酸注射棘冠海星,共殺一千兩百三十七隻,手動移除六百零三隻,但東沙外環礁熱區長約四公里,難以完全移除。

 陸曉筠指出,海洋保育署於一一一年已針對南沙太平島周遭海域棘冠海星爆發,與中研院合作,以人工注射醋酸液的方式,有效清除棘冠海星。這次棘冠海星爆發地點位在國家公園內,海保署將與主管機關保持聯繫,提供過往經驗並給予協助,一起維護海洋環境。

目前以人工撿拾和醋酸液注射清除。圖片提供/臺灣珊瑚礁學會、海保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