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大師領進門
社會參與.多元文化
莫對微歧視隱而不察

文/林玫伶 圖/小巴 (2024/7/6)

 張先生被推荐角逐某個獎項,主管建議他在自述中強調自己是身障人士,「這樣獲選的機率更高!」主管說。

 研習尾聲,與會老師發表心得,一名老師說:「這裡的孩子大多是隔代教養,比較有創意的課程我們做不起來。」

 某會館發生偷拍事件,業者回復記者問題時表示:「我們的員工都在這裡工作好幾年,大家都是正常性向……」

 上述都是真實發生在我們周邊的例子,多數人聽了沒什麼特別感覺,就算覺得有地方怪怪的,也會認為對方「沒有惡意」、「沒那麼嚴重」或「無傷大雅」。

 那麼,讓我們換個角度想一想。

 主管認為強調身障人士更易獲獎,暗示身障人士在競爭中凸顯自己的身體障礙,而不是能力和成就。對張先生而言,主管出於善意的建議,反而貶低了自己的本領。

 老師認為隔代教養的孩子難以學習創意的課程,這暗示祖父母的教養和價值觀過時,跟不上教育潮流。老師看似客觀的陳述,反而不公平的將教育責任全推給隔代教養的環境。

 會館發生偷拍事件,業者回應的說法暗示「正常性向」的員工不會從事偷拍行為,把性傾向與不當行為連結起來。這強調了對某些性傾向的偏見,而不是從檢視員工的操守或環境設施著手。

 這些例子都是「微歧視」。從字面上看,是指對特定群體的歧視行為大多是微小的,且多半是無意的(當然也有些是有意的)。

 與其強調「微歧視」的微小,不如正視它的「隱微」;換句話說,雖然微小,這些行為仍對特定群體造成不良影響,且其影響力常讓人「隱而不察」,如滴水穿石般逐漸滲透到日常。甚至連被歧視的群體,久而久之也會對自己產生負面觀感,帶著這樣的思維,繼續把錯誤的偏見轉變成更多歧視的行為。

 「隱微」代表不易發現、覺察。明顯的歧視言論和行為容易引發注意,被社會大眾譴責,微歧視則像空氣一樣存在,讓人輕易忽略。

 我和大多數人一樣,在傳統文化中成長,受特定價值觀影響,限制了我對其他文化的理解和接納。回顧過去,驚覺有些偏見已根植心中,也有意無意的做出很多具有微歧視的言論或行為。此外,社會結構形塑的階級差異,例如某種族群較優越,某種族群較弱勢,我也不自覺的在日常互動中流露出不平等的態度,例如刻意保持距離或表現過度憐憫。

 隨著人生閱歷增加,結交許多來自不同群體又相互交集的朋友,有機會到各地走走,體驗不同風貌的多元文化,理解不同群體有不同文化、脈絡與挑戰,對原本單一的價值觀產生衝擊……漸漸的,我關注歧視的問題,開始對生活中的微歧視保持敏銳。

 閱讀許多相關主題的書籍與電影,特別能引發我內省。剛開始,我總認為故事中指稱的微歧視都在說別人,不是我,直到願意放下高傲的防衛,才意識到內隱偏見的存在。 

 現在學校強調多元文化教育,常舉辦「異國美食」、「多元服飾」、「各國節慶」等文化體驗活動,讓學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和經驗,加強對刻板印象和偏見的認知,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樣與豐富。

 在文化體驗活動中,學生若能在「Wha:有什麼」之上,探討更多的「Why:為什麼」,有助於了解不同文化的脈絡。最重要的是經常審視自己的言行,不讓大腦懶惰,避免使用簡化的思維模式隨意形容某個群體,同時意識自己仍可能存在微歧視,願意不斷調整改進。

 如今的我,相較於過去最大的進步,是在用詞用語上的慎重;畢竟用詞用語反映我們對世界的看法,也像一面鏡子,說出口的話,照出我們在面對多元文化時有多少尊重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