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博館開箱捷克城堡 一睹歐陸奢風
(2024/6/22)

本次特展展出的文物,顯示貴族透過肖像畫和服飾展現社會地位。
捷克共和國境內保存眾多歷史悠久的建築與遺址,如今在臺灣也能欣賞歐陸文化的深厚底蘊與美麗。國立臺灣博物館與捷克國家博物館合作,規畫「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以數十座精選城堡及貴族日常生活為主題,並展示九十六件精選藏品,帶領觀眾一起探索歐洲中古世紀的城堡藝術。
卡爾什泰因城堡是波西米亞王國的象徵之一,是捷克重要的城堡,曾先後保存神聖羅馬帝國和捷克王室的王權之物,圖為展出模型。
城堡源於防禦工事
晚近改裝奢華入住
中世紀時期的捷克城堡具有防禦性質,通常建於十二世紀至十六世紀早期,較晚近的城堡則逐漸被改為舒適、裝飾華麗的住所。
策展人弗萊科娃·克拉拉說,特展用畫面和圖像,聚焦在三十七座特別有趣的城堡和堡邸案例,並搭配特選文物,觀眾得以感受中世紀歐陸貴族的日常生活情境。
早期的城堡是庇護所與要塞,為了保護居民的生命和財產,通常建於不易接近的高地或被水環繞的平地。展覽藉由描繪戰鬥場面的浮雕和版畫,搭配火藥桶、簧輪手槍、板甲胸鎧等文物,重現中世紀艱困嚴苛的一面。
特展也呈現城堡生活的浪漫面向,展出多把繪有庭園派對或家庭場景的精緻摺扇。摺扇不僅可以搧涼,也具裝飾和社交用途,曾是訂婚和結婚時的流行禮品,是十七至十九世紀歐洲貴族婦女不可或缺的配飾。
左為一六八六年印製的《羅馬彌撒書》,右為一七八九年洛可可風格的聖體光座,展現貴族信仰。
印刷珍品最美星圖
多材質精裝彌撒書
本次展出的珍品中,還包括捷克國家博物館館藏,一六六一年在荷蘭出版的《和諧大宇宙》星圖,是十七世紀歐洲重要的天文學著作;還有一六八六年印刷的《羅馬彌撒書》,是舉行彌撒時最主要的禮儀書籍,封面裝幀以木板為底,包覆有燙金的壓紋皮革,並以鍍金護邊及書鉤保護。
捷克國家博物館館長盧卡其表示,捷克被譽為「城堡與堡邸之國」,不僅因為城堡和堡邸密度居各國之冠,更難得的是它們大多以原貌被保存下來,希望為臺灣民眾呈現獨特的歷史文化。
呼應特展的城堡主題,展場內也擺放城堡積木,邀請參觀民眾堆砌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城堡。
展覽資訊
「捷克城堡與堡邸特展」即日起至十一月三十日,在臺灣博物館本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