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身外之物
被吃進肚裡 還能活著離開嗎?
童話《木偶奇遇記》中,老木匠意外被鯨吃進肚子裡,之後靠小木偶皮諾丘機智營救,一起成功逃出鯨的肚子。在真實情況下,這個可能性有多大呢?
如果遇上不會咀嚼的掠食者,獵物被吃進嘴裡的確還有活命機會。例如水生螢火蟲幼蟲遭魚類吞食會先蜷縮成一團,接著忌避腺釋放會刺激黏膜的物質,讓天敵感覺不適口,於是將牠們吐出,藉此逃脫。不過,一旦進到食道,獵物活命機會就少了。
棕熊的糞便中有許多種子。
植物種子
被消化過長更好
但凡事總有例外。通過消化道還能存活的,最常見的就是種子。不少植物種子經過動物消化後更容易發芽,有些甚至得靠特定動物消化才能發芽。例如山枇杷和臺灣蘋果的果實被臺灣黑熊吃下後,隨糞便排出的種子萌芽率比未被消化過的高出一點六至一點八倍。
渡渡鳥消失連帶使海島上一些原生植物面臨滅絕。
印度洋模里西斯島上原本有渡渡鳥和大型陸龜,但三百多年前因人類活動而滅絕,島上只剩較小的食果性動物,許多具有大型種子的植物無法順利繁殖,因此有老化滅絕危機。而引入的動物如豬和獼猴,雖然也吃果實,但對種子的殺傷遠大於促進繁殖,無助於解決困境。
蛔蟲的卵被寄主食入後,在寄主體內發育。
寄生蟲卵
靠寄主發育繁殖
很多內寄生蟲都是卵意外被寄主食入後在體內發育。絛蟲、蛔蟲、鉤蟲、蟯蟲是常見腸道寄生蟲,產出的卵隨著寄主糞便排出。換句話說,如果卵沒被吃下肚,就無法繼續生活史循環。
除了寄生蟲,其他動物的卵也可能安全通過消化道。近年臺灣學者以飼養的鳥類實驗,將球背象鼻蟲的卵包埋在水果果肉中讓鳥吃下。
球背象鼻蟲的卵可安全通過雜食性鳥類的消化道。
結果從雜食性的紅嘴黑鵯和赤腹鶇鳥屎中找到的蟲卵,後續孵化率都超過八成,與未被吃入的對照組無異。這暗示不會飛的球背象鼻蟲可藉由鳥類跨海傳播。
最近日本學者也做了有趣的實驗。他們從田裡抓來一種水生小甲蟲:梭形隆背牙蟲,與不同種類的青蛙放在一起,青蛙很快吃掉了牙蟲,沒想到四小時後,牙蟲竟從青蛙的肛門鑽出或活著隨糞便排出!活著離開五種青蛙的比率從百分之六十六點七至百分之百不等。以另一種牙蟲重複實驗,結果全數死亡,顯示這的確是梭形隆背牙蟲的本事。推測牠們能用身體攜帶的氣泡支撐較久,而且不斷在青蛙消化道內鑽行,刺激蠕動排便。科學家接著用蠟將梭形隆背牙蟲的足固定後再實驗,果然再無存活案例。
海參肛門可間歇開閉吸水,讓直腸呼吸。圖片來源/Klaus Stiefel/Flickr CC
纖細隱魚
海參肛門當家門
還有動物會將別種動物的肛門當家門,例如棲息在海參直腸的隱魚。海參的肛門不僅會排便,還會間歇開閉吸入水流,靠直腸內的特殊器官呼吸。細長的隱魚會伺機鑽入海參直腸,把這裡當安全棲所。自然界果真無奇不有!
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展示的海參與隱魚標本。 圖片來源/Barbol/Flickr 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