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分配不均的解方
(2024/5/15)

相隔三十年,主計處最近公布的「財富分配統計」,呈現財富分配快速惡化,最富有的百分之二十和最貧窮的百分之二十,從十六點八倍上升到六十六點九倍,令人無法輕忽貧富不均惡化嚴重。
目前每年公布的「家庭可支配所得調查統計」,以二○二二年為例,最高百分之二十家庭所得是最低百分之二十家庭的六點一五倍。因為可支配所得屬家庭收入「流量」,但財富分配加入了資產的「存量」,就拉大了分配差距。
擁有多棟房子的有錢家庭,靠錢滾錢致富,吸引游資紛紛加入炒房,推升房價,我國幾乎成炒房樂園。房價上升也推高房租,有錢家庭的收入也隨之增加。無住屋者家庭深具被剝奪感;貧富加距拉大,社會不公平的怨懟與日俱增。
法國知名經濟學家托瑪‧皮凱提依據廣泛數據,涵蓋三個世紀、遍及二十多國的大數據解析,發現「資本報酬率明顯高於經濟成長率」,年度「資本報酬率」約為「國民所得」的五倍到六倍,各年度都約略如此,幾成常態。
我國資本利得稅率偏低,甚至可免稅或享特別租稅優惠。皮凱提建議以「累進式的年度資本稅」,加重財產稅,依資本增加比率設定分級稅率累進徵稅,既可保留競爭也可活絡投資。土地稅和房屋稅依市價計稅,每年以累進稅率徵收,可抑制囤房炒房,才能平抑房價、縮小貧富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