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路醫同行
廣告濫用醫學實證 勿信偽科學
看到目前市面上產品鋪天蓋地的濫用「醫學實證」四個字當作廣告詞,我真的很受不了。有些代言對白甚至出自專業人士,真是令人喟嘆。產品找人代言打廣告無可厚非,但若拿偽科學魚目混珠,受傷害的不只是消費者,在長期積非成是之下,也讓專家與民眾的溝通更加困難。
科學實驗 魚目混珠
廣告詞濫用「醫學實證」,有很多種扭曲的解釋法。
第一種是把細胞當作人體。比如某成分在實驗室中,對細胞的生存有幫助,廣告就宣稱醫學實證有效,這跟去餐廳喝一口水,就評定為米其林三星一樣荒謬。
第二種是把動物當作人。在實驗室餵給小動物,有一些生長上的幫助,就自稱「神藥」;如果動物實驗可以直接代表人類,那人類吃狗糧就好了,不是嗎?
再來,是一些跟醫學實證擦邊球的研究,例如「三十個兒童個案的真實效果」;這種既不是細胞實驗,也不是動物實驗,聽起來就更有說服力了吧?但你有沒有想過,這三十個孩子是怎麼挑選出來的呢?如果我要證實某種食物對長高有幫助,要挑選受試者,若非隨機抽樣,我只要挑到那些父母身高超過平均的個案,就可以達到目標了。
更何況這些研究結果都是廠商宣稱,有誰真的去醫學期刊裡看實驗到底是如何執行的呢?好奇的父母沒有辦法解讀數據,其實也可以跟你的醫生討論,了解研究的方法與盲點。
研究粗糙 自抬身價
就算是隨機抽樣,也不見得是真理呀!每當試驗結果看起來很不錯時,還是要思考三種可能的解釋:一、結果反映事實,這當然是最棒的;二、這次研究碰巧走運,再做一次或許就無效了;三、抽樣誤差或觀察偏差。
例如一個產品在美國研究證明相當有效,但是研究的對象是美國白人或其他種族的人,他們的基因跟亞洲人不同,這個結果有可能要打折扣,這就是抽樣誤差的一種。
再舉個例子,一個醫生覺得自己的療法超棒,因為病人都宣稱病情改善了,但其實八成治療無效的病人都去找別人了,根本沒有回診,導致醫生只接受到那兩成病人的正面回饋,卻自我感覺良好,這時醫生的觀察值就是一種偏差。
思辨三問 避免偽科學
因此,回到一般市面上化妝品或營養品的廣告詞,我幾乎可以保證九成以上宣稱的「醫學實證」,在嚴謹的專家眼中,都是各種鬧劇。
我曾經宣導科學思辨三問,每當碰到這種偽科學時,先跟醫師討論到底證據來源是什麼,這三個問題分別是:分母是誰?他跟誰比?是巧合嗎?
吃了某營養品,長高了十公分,聽起來很厲害!但「分母是誰」?有多少人吃?結果是萬人服用,只有他長高十公分。分母這麼大,你還相信嗎?
吃了某營養品,比平均身高還多五公分,聽起來很厲害!但平均身高哪裡來?「他跟誰比?」結果是跟一九六○年代的平均身高比,跟古人比高矮呀!這樣你還相信嗎?
從照片看林書豪長這麼高,他的父母一定做對了什麼事!結果三兄弟一字排開,就只有林書豪特別高,其他兩個就一般身材,「是巧合嗎」?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就連AI都會亂講話了,大家永遠要保持思辨的心,越是誇大的廣告,離越遠越好,而且記得跟專家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