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醫師老爸的英倫教養札記
「你覺得呢?」以問代答 引導思考與探索

文/谷大為 圖/達志影像 (2024/5/10)

 小時候讀《國語日報》,我最喜歡的專欄作家是當時在臺大任教的張文亮教授。記得張教授有一個專欄利用與一個叫做「草上飛」的虛擬人物問答,深入淺出的討論各種現象的科學原理,不只讓我萌生對科學的興趣,這種問答學習的方式也影響我的思考與學習。後來才知道,這種方法叫做「蘇格拉底式提問」,是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常用的,透過有結構的提問,層層推進、反詰,協助學生思考問題。

真誠會談
創造傾訴時刻

 我接受的精神醫學專業訓練中,在與病人的互動上,也常常必須以完全不預設立場的「開放式提問」起頭,再根據個案的描述提問,逐步了解他的想法與困難,評估可能的精神症狀。

 許多不理解精神醫學的人,或許以為精神科醫師是和病人「閒聊」,但實際上不但不是如此,尤其在治療關係的早期,真誠的透過開放式的問題來啟動會談,通常會讓病人感受到醫師對自己的關心,才能真正透露問題,讓醫師得到所需的臨床訊息,病人也在關心的氛圍中舒緩部分焦慮,讓醫病雙方取得前進的共識。

善用提問
理解他人觀點

 仔細想想,如果《論語》真的記錄了孔子與學生的對話,那麼似乎古代東西方的哲人,都滿習於透過問題理解學生的生活、思想,甚至抱負。就我所知,現代的教育理論往往也建議在學生提問時,「以問代答」,透過反問學生,觀察學生的答案,知道學生的理解程度與模式,再協助他思考問題的可能答案。

 旅英之後,不管是在兩小就讀的國小班上,或是我任教的倫敦國王學院,和美系電影或影集裡的美國學生相比,我感覺英國學生多半比較含蓄,幾乎不會出現老師問一句「有沒有問題」後,一次有十幾個人舉手的畫面,比較勇於提問的往往甚至不是英國本地的學生。

 不過各級的老師面對提問,多半仍會以問代答,先問一句「你覺得呢?」來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與想法。

 在我受到的臨床與研究專業訓練中,許多影響我很多的英國老師,包括考評我博士論文的口試考官,也是用這種方法來「了解我知道些什麼」,並推估、測試我的學習與研究盲點,進而在我的知識架構下協助我推進。

 因為這些問題是經過老師設計的,答案則是我一步步思考出來的,這樣的問答過程不只常常讓我對於答案印象更為深刻,有時候還會得到答案之外的靈感,而老師願意花時間陪我探索問題,而不是直接說出答案,背後其實還潛藏了一層「我可能並不完全了解你的問題」的謙卑。

深度對話
享受思考過程

 因為這些臨床與研究上的訓練,我已經相當習慣這樣的問話方式,孩子問我問題,我也儘量不直接告知答案,而會反問他/她:「你覺得呢?」接著問:「為什麼呢?」再根據孩子的回答設計下一個問題,誘導他們思考答案的方向。

 看到孩子逐步推敲出答案的脈絡,雖然我覺得這個問答的過程對老師、父母來說,往往也會帶來成就感,而和學生、孩子一起思考問題,我偶爾也學到新知,但是顯然這樣的教學方式比較費時,因此我無法每一個問題都循循善誘,只能希望彼此把握當下,孩子能在這樣的過程裡,慢慢內化,甚至開始享受問答思考的過程,不做一個只知道答案就好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