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師老爸的英倫教養札記
參與科學活動 學習有效率
我比較早開始識字,家人也喜歡閱讀,從小就廣泛閱讀各種主題的書籍,回頭看自己的成長過程,除了閱讀,參與科普活動應該也是幫助我建立背景知識,進而讓學習變得更有效率的方法。
走進科博館親近科學
我小時候住得離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不遠,因此父母辦了好幾年的科博館「家庭卡」,可以免費進出主要展場,參加各種展演。記得《國語日報》曾刊登臺大教授張文亮的「法拉第的故事」、「草上飛科學探險」等專欄,張教授的生花妙筆讓我對科學更有興趣,而那一陣子在報紙上看到的故事,有時候剛好科博館有相關展演,因此透過讀故事,看展演,甚至操作實驗,許多抽象的概念變得更清晰,印象也更深刻。
因為感受到參與科普活動對我的正面影響,我們家兩小孩在臺灣時也會趁每週三上午科博館免費入場的時段進去玩耍。二○二一年來到倫敦後,我和妻子也找了幾個類似的科普展演場所,我們最常去,甚至成為家庭會員的包括格林威治皇家博物館(Royal Museums Greenwich)和皇家研究院(Royal Institution, 簡稱Ri)。一
其中Ri或許是全世界最知名的科普展演場館,一七九九年創立時就是希望推廣科學,讓科學不只是上流社會的玩具,而是每個人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張文亮教授寫過的法拉第(Michael Faraday)更是與Ri息息相關的人物,他不只擔任過Ri的多個重要職務,也在一八二五年創立Ri的耶誕節演講(Christmas Lecture),至今仍是英國耶誕節假期時極受歡迎的家庭活動。
科學與日常生活結合
我第一次進到Ri兩百年歷史的演講廳,想像兩百年前法拉第也曾在此演示電學實驗,不禁感動得流下眼淚。就像Ri自豪的標語「科學常住在此(Science Lives Here.)」,我想在那個科學不受到主流宗教歡迎,對於上流社會還是玩具,對一般民眾甚至可能是巫術的年代,讓科學知識與透過實驗求證的態度推廣至民間,不僅要有幾位有決心的科學家,也要有吸引人的素材,更必須有像法拉第這樣有能力將抽象概念轉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的人,才能反轉社會觀念,讓科學成為社會的主流思想。
十七世紀歐洲啟蒙運動,接著帶來十八世紀的西方工業革命,科學此後真正落實在生活各個層面,例如常常在電影中出現的聖保羅座堂(St. Paul Cathedral),在倫敦大火後重建,壯觀的外表下,其實包括主教堂內的壁畫、三重穹頂(Triple Dome)及樓梯等,都巧妙將科學中的幾何、工程與生物學元素與宗教和藝術結合,刻意和啟蒙時期前的西敏寺教堂做出區隔。
深耕生科打造永續未來
在倫敦參與這些科普活動,看到科學史的演進,不僅感動,我也覺得有點感慨。科學並不是一開始就能被人接受的,啟蒙時期、工業革命對應的是東亞、中國的明末清初,雖然當時已有傳教士設法將科學帶進中國,但總之沒有成為當時的主流思想,卻在數十年後傳進日本帶來明治維新,而後造成的差異便不言可喻。
在倫敦,這些科普活動不僅透過政府、私人機構,也在民間透過慈善團體(如英國資助失智症研究最大的慈善機構Alzheimer's Research UK,ARUK),在酒吧舉行科普演講的非政府組織,如Pint of Science等大力推廣;也有不少人以科學實驗演示、科普寫作等為職志,顯示科學「推廣」已建立市場。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出席二○二四年世界政府峰會表示:「學習電腦科學的時代過去了,生命科學是未來。」我覺得未來無論是哪一種科學當道,科學不能只是學校教授的科目,在臺灣必須走進民眾的生活,也期待大企業投入夠多資源一起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