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海洋生物與人文
藤壺 海邊的小火山

文/李弘善(新北市橫山國小自然科教師) 圖/達志影像 攝影/李弘善
(2024/4/18)

 「咦,這些貝類好像火山哪!」「小心,不要被這些尖尖的貝殼劃傷。」

 礁岩上密密麻麻的藤壺就像小火山,加上外形酷似貝殼,瑞典分類學家林奈及法國自然學家居維葉,都把藤壺當成貝類;直到一八三五年,英國海洋生物學家約翰.湯姆森出版了藤壺從卵到幼蟲的報告,發現幼蟲與甲殼動物的幼蟲類似,這才證明了酷似貝類的藤壺,竟然是蝦蟹的親戚呢!

藤壺生命三階段差異大

 藤壺剛從母體釋放到海中的時候是有腳的,牠們能用三對附肢游泳,稱為「無節幼蟲」。等到變態為「腺介幼蟲」,開始尋找適合著陸的地點,並且分泌出獨特的黏著劑,準備把自己牢牢固定住;著陸地點可能是海邊岩礁、漂流物、船殼,甚至是鯨或海龜身上。變態成「腺介幼蟲」的時候,藤壺原先的附肢變成捕食的蔓足,大部分的種類從此一輩子待在固定地點,以「守株待浮游動物」的方式討生活。

伸出蔓足的鵝頸藤壺。攝影/李弘善

 
釐清誤解促使科學發展

 藤壺從卵孵化到變態的過程,古人無法親眼目睹全貌,因此對岩礁上的藤壺有許多臆測,並且依據外觀將牠們歸為貝類。清朝康熙年間的聶璜在《海錯圖》指出撮嘴,即現今的藤壺,「非螺非蛤而有殼」,推測牠的來源是「水花凝結而成」!東西方大師受限於當時的知識,得到的結論縱然悖於現代的觀點,卻也合乎邏輯,這都是科學演變的必經過程。

 不過,聶璜引述好友的描述,指出藤壺「開殼伸爪可收潮內細蟲以食」,倒是精確說明藤壺以蔓足捕捉浮游動物的樣貌。

岩石上的圓椎狀藤壺。

藤壺殼揭密鯨遷徒路徑

 有些種類的藤壺,只會棲息在特定種類的鯨身上,例如桶冠鯨藤壺和隱鯨藤壺,分別在座頭鯨與灰鯨身上才找得到。目前,這兩種鯨都有長途遷徙的習性,牠們游過不會留下證據,如何推測牠們遷徙的路徑呢?

 藤壺的外殼由碳酸鈣組成,碳酸鈣需要的氧原子,在成長的過程由周圍的海水取得。海水中的氧原子有「氧18」與「氧16」兩種同位素,不同海域的氧同位素比例各不相同。

 二○一九年,加州柏克萊大學的研究團隊想出妙招:既然藤壺跟著鯨遨遊各地,分析外殼的氧同位素比例,就可以推測藤壺到過哪些海域,不就找出鯨的遷徙路徑了嗎?這篇創意十足的論文,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刊》。

 相同的研究方法,也用於搜尋飛機失事地點。二○一四年,馬來西亞航空M370號班機在印度洋上空失聯,迄今下落不明。科學家在法屬留尼旺島找到一片飛機殘骸,根據上頭藤壺的氧同位素比例,重建殘骸曾漂流於東經七十度以西、南緯二十度以南。這篇二○二三年刊載於《美國地球物理學會進展》的文章,進一步縮小失事地點的範圍,再次揭露海洋科研蘊藏無窮潛力。

座頭鯨身上的藤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