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時代家人新關係
當數位房間成了數位名片
常在許多「數位教養課」的讀書會中,聽見有意思的故事。這一天,我們共讀了〈看過孩子的數位房間嗎?〉(國語日報社二○二三年出版的拙作,《數位教養課》第六課)。
「老師,我對於文章中提到,孩子在網路的資料會被『看光光』很有感觸。」這位媽媽的話,讓在場的其他家長都有同感。
數位帶來隱私透明
「我們在幾年前從南部搬來北部,兩個孩子很努力適應新環境,哥哥社交能力比較好,很快就交到好朋友;但是弟弟就不同了,在陌生的學校既孤單又恐懼,我們壓力也很大。」說到這時,「古道熱腸」的家長便開口教她如何在新環境鼓勵孩子交朋友……我只好委婉打斷家長的傾囊相授,因為顯然這位媽媽有感觸的在「後面」……
「有一天,弟弟回家很開心的跟我說,有同學已經認識他了,我原以為是弟弟終於主動交朋友,一問之下,其實是班上同學用google查了弟弟的名字,然後出現以前他在音樂會上演奏的影片……」隨著這位媽媽邊說邊微笑的神情,大家跟著喜悅了。
眼尖的讀者可能讀到我特別寫媽媽用「已經認識他」來敘述,原來班上同學想了解這位羞澀的新朋友,便善用習慣的搜尋管道,看見意料之外的驚喜,而這幾許驚喜正是這位媽媽持續參加孩子音樂成果發表時,依序上傳的精心紀錄影片,原意是自己保存也與親友分享,殊不知竟誤打誤撞成了孩子在新環境中拉近社交距離的話題。
數位教養三大原則
很高興上述的故事有了好結局,但同樣「誤打誤撞」的驚喜不一定落在每一家。
「我先生超愛替我家妹妹拍照,他會認真學習剪輯軟體,將照片或影片製作成短片,還上加特效、字幕。總之,我覺得他就是當作節目在做啦。然後放在他的臉書。有一次,妹妹回家很生氣,因為同學笑她……」我就不幫這位媽媽贅述女兒生氣的遭遇了,因為擔心正在閱讀的你有太多的「共鳴」,突然回頭去數落旁邊那一位。
在數位時代裡,孩子終將擁有自己的「數位房間」(IG、Dcard等各社群),期間的「斷捨離」,除了過往專欄文章中對於孩子的建議外,父母也須掌握幾個原則:
‧公領域觀念從自己做起
講座中我常提醒,孩子容易在私領域中忘了只要一上網,就進入公領域,在公領域的言行將公諸於世,家長更須以身作則才是。
‧別將孩子當成點閱素材
留住孩子「可愛」模樣,是為人父母的「渴望」,跟別人分享自己的喜悅,也是人之常情,不過應留意當孩子成長後,他將如何面對這些素材?
‧練習共識與規畫的分享
多一人討論,少一個盲點。家人間有共識後再「數位發文」,同時先思考影片讓孩子的同學與未來朋友看見時,是助益抑或笑柄?若為後者,父母該忍住。
「數位房間」裡的點點滴滴,累積成為外人認識自己的「數位足跡」,更可稱為攤在公領域的「數位名片」,這名片的起頭該如何設計?父母可要好好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