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正確教養知識 阻絕兒虐
(2024/3/30)
近期的保母虐童案激起臺灣的公憤,要求失靈的體制必須改變,以即時揪出施暴者,援救無辜孩童。然而,亡羊補牢雖屬必要,但阻止暴行才是根本。為此,我們勢必要了解兒虐的樣態與原因。
據衛福部統計,一○八年到一一一年,每年兒虐通報人數約一萬一千至一萬兩千人,有逐年增加的趨勢。受虐類型以「身體不當對待/不當管教」最多,一一一年高達四成六。至於施虐因素,一一一年最多的是「缺乏親職教育知識」,占四成二;該因素與「習於體罰或不當管教」、「負向情緒行為特質」、「親密關係失調」,多年來都是施虐原因的前幾名。
這些數據符合一般生活經驗。試想,當成人在照顧兒童時面臨挑戰,卻沒有相關知識,誤以為「不打不成器」,又沒有良好的親子關係,則情緒失控,最終導致兒虐,並不意外。再對照家扶基金會日前發布的數據:曾體罰孩子的家長,有八成認為體罰是可接受的教養方式;可見欠缺正確教養知識,確實有負面影響。
平心而論,在生活壓力之下,成人面對小孩教養諸多情況,有所不耐,可以理解;而教養知識正可以避免管教手段造成傷害,更能協助辨識是否有兒童正在受害。所謂「養育小孩需要整個村莊的力量」,減少兒虐也是;推動相關改革之餘,人人也應從自身做起,學習正確教養知識,共同建構阻絕兒虐的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