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建築藝饗
聖家堂 備受期待的百年建築

文‧圖片提供/徐婉蓉 圖/達志影像 (2024/3/16)

聖家堂外觀。圖/達志影像

 如果有機會來到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選為五十個人生必遊景點之一的西班牙巴塞隆納,一定不能錯過巴特羅之家、奎爾公園及聖家堂等景點;特別是位於市中心,雄偉高聳,極具存在感的聖家堂。這座奠基於一八八二年三月的天主教堂,建造時間超過百年,歷經兩次世界大戰及西班牙內戰的考驗,也在許多人的堅持及新時代技術中持續向前,可說是一座見證巴塞隆納百年歷史的建物。

由巴塞隆納當代雕塑家和畫家荷西‧瑪利亞‧蘇比拉克斯設計的受難立面。

 
高第奉獻後半生

 聖家堂的首任設計師並非眾人熟知,被稱作「上帝的建築師」的高第。教堂原先設計建成歌德式,直到高第接手,大幅度調整設計,加入許多自然風格與裝飾藝術,聖家堂才成為人們熟知的樣貌。

 高第的後半生和聖家堂密不可分,他終身未婚,除了工作之外,沒有其他愛好,聖家堂是他最偉大也是最後的作品。他把人生的四十三年貢獻給聖家堂,不僅親自籌募建造經費,在一九二五年甚至住進工地,全心研究聖家堂的結構設計。而高第一九二六年因車禍去世後,被葬於聖家堂地下墓室,安息在他最後的作品中。

聖家堂內部。

追尋大自然設計

 高第有一句名言:「直線屬於人類,曲線屬於上帝。」他透過觀察自然萬物,發現自然界沒有直線,因此在他的作品中運用大量的曲線及模仿自然有機的線條。他的設計中也可以看到許多自然樣貌的裝飾,如花、葉、樹等,盡力屏除人為痕跡,貼近自然線條。

 聖家堂可說是高第建築的集大成,不僅融合許多動植物的形態,更將富含天主教義的語彙融入設計中。整體建築的外觀包含三大立面和十八座高塔,分別是誕生立面(耶穌誕生)、受難立面(耶穌受難)和榮耀立面(耶穌升天),每一面都以相應的藝術雕塑呈現。高塔則代表十二門徒、四大福音書作者、聖母瑪利亞與耶穌基督。其中最高的尖塔代表耶穌,完工後使聖家堂成為世界最高的教堂建築。

 二○一○年,教堂的中殿封頂並安裝管風琴,且由教宗舉行祝聖儀式,代表聖家堂正式成為宗教場域,可以進行宗教活動。教堂內部平面呈現一長一短交錯的拉丁十字架,而撐起挑高建築的柱體彷彿是高聳的樹幹,搭配兩旁的彩色玻璃,在陽光正好的時分站在教堂中,可以感受到多彩光線從柱體間灑落,如同行走在森林中一般,帶來獨特又莊嚴的體驗。

陽光透過彩繪玻璃照射進來。

未完工即成經典

 聖家堂是唯一一座在尚未完工的情況下,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建築,可見它的特殊與重要。這座特別的宗教建築,曾被小說家喬治‧歐威爾評為「世界上最猙獰的建築之一」,也曾被建築評論家讚為「歌德式建築以來最非凡的個人詮釋」。不論是猙獰或壯觀,經歷漫長的時光與眾人之力,聖家堂預計於二○二六年完工,而這也是高第去世一百周年,選在這一年完工別具意義,就讓我們期待這座經典建築的誕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