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劇萬花筒
編劇之旅(一)
開啟劇作家之路
知名電影導演史蒂芬‧史匹柏說:「如果你只給觀眾看大場面,觀眾很難被取悅;但如果你給他們一個好故事,他們很容易滿足。」他的電影作品《大白鯊》、《侏羅紀公園》、《搶救雷恩大兵》驚心動魄的鏡頭背後,實則是精心編撰的劇情故事。史蒂芬‧史匹柏認為沒有好的劇情設定,電影就算滿是特效,也會像沒有靈魂的空殼,無法感動人心。接下來,就讓我們學習寫作扣人心弦的戲劇故事,一起成為劇作家!
劇作家有時會用角色獨白作為開場。圖/達志影像
用對話串起故事
和小說不一樣,劇作家以「角色對話」或「角色獨白」(一個人單獨在臺上說話)創作「劇本」。舉一個實際的例子示範:如果我們想寫一個冒險故事,小說版本的開頭是:「從前從前,在一個遙遠的國度,住著一位美麗的公主,她希望有一天可以離開自己的國家,勇闖各地,展開冒險。」如果是劇本,開頭就會變成:
場次:第一場
場景:王宮
出場角色:公主
幕啟時,一位端莊的年輕公主,坐在窗前。
公主:(看著窗外的景色,嘆了一口氣)唉!如果有一天,可以離開皇宮,到山的另一頭冒險,那該有多好哇!可惜,我是一隻被困住的籠中鳥。
前三行我們會註明「場次」、「場景」、「角色」,接著第四行是舞臺上的布景或角色動作,我們稱為「場景指示」,最後則是角色開口要說的「臺詞」。臺詞必須符合劇情及角色個性。
英雄故事同脈絡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們接著來學習一個實用的故事創作方法,練習劇本寫作。文學家坎伯收集世界各地傳說,驚喜的發現這些故事都有相似的發展方式,在一九四九年提出「英雄旅程」理論。我們可以運用這個理論創作故事。
坎伯將故事分成三幕,分別是第一幕「啟程」:一個平凡如你我的人,某天受到神祕召喚,迫使他踏上一條特別的征途;第二幕「啟蒙」:他會遇到師父、同伴,獲得助力,打敗一個又一個魔王,最後在攸關生死的戰役中獲得勝利;第三幕「歸返」:獲得勝利的主角,帶著滿滿的榮譽和自信,回到故鄉。
以著名的《哈利波特》作為例子,寄人籬下的哈利波特,某天收到神祕的貓頭鷹捎來魔法學校入學通知信,他受到魔法的召喚,搭上前往霍格華滋學院的列車,這是第一幕「啟程」。
進到魔法學校,他遇到好友、老師,也遇上討厭的敵人,接下來,哈利波特展開一次又一次魔法大戰,最後遇上大魔王「佛地魔」,他拿出洪荒之力退敵,這是第二部分「啟蒙」。
第三幕「歸返」則非常精簡扼要:哈利波特回歸平靜的生活,多年後再次來到月臺,目送自己的孩子上學。
《哈利波特》是用「英雄旅程」理論創作故事的例子。圖/達志影像
自英雄理論脫胎
除了運用傳統的「英雄理論」編寫故事腳本,也可以活用這個方式,讓故事更靈活。最近當紅的日本動漫《葬送的芙莉蓮》就是很好的例子。
故事一開始,芙利蓮和同伴一行人已經擊退大魔王,回到原來的生活。以傳統的英雄理論去看,故事已經結束了;但殊不知,活了千年的不老精靈芙莉蓮其實對生命一無所知,她決定再次啟程,尋找傳說中的「天國」。她在旅途中遇到新旅伴,合力打敗各種怪物,最後,芙莉蓮對生命有了嶄新的想法。
《葬送的芙莉蓮》用特別的開場,讓這部作品有了不同層次,令人耳目一新。
下回我們將繼續編劇之旅,了解更多劇本創作的內涵呵!
點這裡更了解編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