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醫師老爸的英倫教養札記
鼓勵討論 厚植孩子公民素養

文/谷大為 圖/達志影像 (2024/1/19)

 我是精神科與睡眠專科醫師,在臺灣的醫學中心與區域醫院工作十年後,目前在全球精神醫學研究首屈一指的英國精神心理神經科學院(Institute of Psychiatry, Psychology and Neuroscience,簡稱IoPPN)攻讀老人精神醫學博士。

 旅英的機緣起於我念國小的時候,父親受政府獎助赴美攻讀碩士,我們全家因此在美國生活一陣子。這段在美國的日子不只豐富我的成長經驗,拓展我的眼界,也成為全家人共同的美好回憶;長大成人後,複製這樣的經驗並傳給下一代就成為我的夢想。取得IoPPN的博士入學許可,以及教育部公費與醫院的獎助後,最後考量疫情的影響和子女教育銜接與生涯規畫後,終於在二○二一年啟程。

 離開臺灣前,我常有機會在社區演講,也偶爾向醫院內部刊物及報章雜誌投稿,包括參與精神醫學會與公共電視《我們與惡的距離》劇組合作的系列文章介紹思覺失調症等,試圖以精神科醫師與研究者的角度,剖析生活中的見聞,也帶入醫學與研究上的新知。

雙向交流 收集多元意見

 旅英後,我很快發現英國社會不只更鼓勵公民積極參與社會中的各種活動,而且多半會讓活動有實質的雙向交流機會,也希望儘可能了解各方多元的意見與經驗。

 舉例來說,我因為也在倫敦國王學院兼任大學部教師,課程負責人制定課綱的時候,總不忘記提醒老師:課程最後十分鐘不可再授課,要保留給學生提問。而機關行號徵才時,往往有positive discrimination機制,也就是在徵才網頁請來自少數族裔、有特殊障礙(尤其包含精神疾患),或者非二元性別者特別註明,並且為這些人保障工作名額。甚至在醫學研究上,近年也有「Nothing about me一without me」運動,鼓勵病友雙向式參與研究,讓研究人員更了解病人的世界,研究設計貼近病人的需求。

 這種「鼓勵討論交流與多元性」的態度,其實或許從英國的小學教育階段就已埋下種子。我的兩個孩子──胖丁和荳荳在倫敦念過兩所小學,即使其中一所學校屬於英國國教(Church of England)體系,兩所學校每年都會舉辦「International Day」、「Diwali(印度教的排燈節)」、「Hanukkah(猶太教的光明節)」等與不同族裔、宗教相關的活動,也固定安排時間請小朋友介紹自己的母國與文化。

教室坐位 鼓勵同儕討論

 此外,英國從小學到大學,教室內的坐位極少是講座式,也就是全部面向講臺的,絕大多數採小組式,方便組內討論。這種基礎硬體設施的安排難定優劣,但體現了亞洲教育「老師授課,學生接受」的單向性,與英國在老師傳授後,鼓勵同儕討論的不同。

 曾請小學五年級的兒子胖丁說說他對英國與臺灣教室坐位安排的看法,他說:「在英國,大家坐在一起,每個人常常會想到不同的答案;在臺灣自己一個人坐,沒有人跟我討論,我不一定能想得到。」胖丁接著說:「但是有時候大家的想法很多,整個教室會變得有點吵。」我問:「那班上很吵怎麼辦呢?」胖丁說:「老師會提醒大家。但是討論的時候班上很吵好像是必然的,討論後還是要安靜下來報告!老師說她很重視大家的口語表達能力,甚至之前還有日本學者來我們班觀摩教學。」

口語討論 有助深化思考

 回想我在臺灣念小學的經驗,就算大家都面向講臺排排坐,印象中教室還是常常吵鬧得需要老師「提醒」大家。因此,或許就像胖丁的體驗,學習若有一定的口語討論,有助於深化思考,甚至激發不同答案。與其要求教室安靜,讓老師可以專注授課,鼓勵討論與多元性不但能增進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有助於學習傾聽,包容不同的意見,以及練習統整甚至批判不同想法。這些很可能是在許多知識都可以從網路上自學的時代,更為寶貴的能力,也是臺灣社會組成越來越多元後,應該儘早養成的公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