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善用心理學學習加分
學習自主 不應被課綱限制

文/黃揚名(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圖/達志影像

(2023/12/26)

 最近有一些和學習有關係的新聞事件:不論是一○八課綱把哪幾篇古文刪除,或是英文課程中必須用英文來介紹辦桌、媽祖,其實都是很好的提醒,就是我們該轉換對於學習的看法。

 學習本來就不該局限於課本列出的內容,也不該只聚焦在考試會考的科目上。但是,大家對國民教育的認知,似乎並沒有隨歷次課程綱要調整而轉變,仍停留在「聯考時期」,也因此才會有教師認為課綱刪除某些內容是很嚴重的事情。其實只要老師願意,還是可以把那些內容融入自己的教學裡。

 不過,會有這種「課本沒有,考試不考,大家就不看重」的狀況,真的不是一天造成的。不論是學生父母或教師,都該認真思考,怎麼讓孩子重視你看重的事物。以下分享一些做法。

 把學習變酷

 孩子想做一件事情,不一定有什麼道理。但只要夠「酷」,他就會想做。就像日前被許多學校禁止攜帶的「蘿蔔刀」,其實不怎麼好玩,但孩子間「瘋傳」這個東西很怎麼樣,許多人就會想玩玩看。像我二兒子就說:「爸比,玩那個很紓壓。」

 比方說,美國歌手泰勒絲實在太有人氣,包含哈佛等外國知名大學,紛紛開設「泰勒絲」相關課程,利用學生覺得「酷」的主題,實行語文類教學。

 如果你認真理解泰勒絲的歌詞,會發現她的英文造詣真的很好,詞彙的使用、感受的陳述,絕對都是教科書等級的。既然詞彙和表達方式都是學校要教的,那用比較酷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意願,不是很好嗎?

 教學遊戲化

 遊戲化教學有好幾種樣貌,最容易進行的,就是把教學素材變成題目,利用團隊競賽,達到教學遊戲化的效果。我覺得比較好的做法,是不要那麼制式,而是以「全面提升對某知識範疇的理解」為目標來規畫遊戲。益智節目《一字千金》就是很好的例子。透過不同的文字遊戲,提升大家學習國學知識的興趣,包含單字層級、語彙層級。我很喜歡其中一個遊戲,就是「看圖猜成語」。這有時候必須用到彈性思考和創造力!

 除了不要那麼制式以外,還須注意不要讓遊戲的競爭喧賓奪主,遊戲重點應該是學習,而不是要拚輸贏,而盲目的猜測答案,那就太可惜了。

 時事當教材

 雖然現代人不大看新聞,但是善用社會發生的事情引導孩子學習,其實是很好的。先不說大型考試會考時事題,其實這可以讓孩子理解:原來學習這種知識,對解決社會上發生的問題是有幫助的。

 比方說,如果理解取樣的原理,就會知道該用什麼樣的方式取樣,獲得的結果才有代表性,以及取樣的誤差範圍到底該怎麼定義。透過有效的取樣方式,就能協助政黨、企業,推出最具優勢的候選人或產品。

 如果孩子年紀大一點,你還可以讓他知道所謂的「照理說」有可能是錯的。就像川普和希拉蕊競逐美國總統的時候,所有民調都顯示川普會落選,但最終結果並非如此。這就是機會教育的好例子,可以和孩子討論為什麼有這樣跌破眼鏡的結果,也可以藉機教育他們,事情的發展,有時候就是會出人意料,重點是我們如何面對各種情境。

 學習本來就是無邊際的事情,在知識爆炸的現代,不局限自己,願意持續學習新知和探索未知的人,才會是有競爭力的人。所以,聰明的你,真的不要再被課綱限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