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當個聰明閱聽人
民調學問大 四原因影響數據

文/張嘉倫 圖/達志影像 (2023/12/12)

 這天,小城看電視上的選舉新聞時,一直皺著眉頭,讓姐姐覺得很好奇。

 姐姐:「你看到什麼,怎麼一直皺著眉頭?」

 小城一頭霧水的問:「姐,我看電視上最近的總統候選人民意調查,每個新聞的民調結果差異這麼大,太奇怪了吧!這是怎麼一回事呀?」

 姐姐:「看來你對民調不是很了解。你知道民調是怎麼做出來的嗎?」

 小城:「很簡單哪!就是訪問民眾,把他們的意見整理出來。」

 姐姐:「簡單來說就是這樣,但調查過程中,有很多細節會影響結果。民調是抽取一小群人的意見,代表大眾的意見,如果調查單位找的調查人數不多,或是不具代表性,過於集中在某個年齡層、性別、教育程度或相似的背景等,都可能影響民調結果。」

 小城恍然大悟的說:「對吔!如果民調用網路調查,年輕人意見可能會比較多;用電話調查,年長者的意見也許更多呢!」

 姐姐:「不錯,你會舉一反三了。所以看民調結果時,最好先了解對方是用哪一種調查方式,接受調查的人數有多少,以及受訪者的背景有沒有平均分布等。甚至可以看訪談題目,有些題目會誘導受訪者,讓答案偏向特定候選人。」

 小城:「民調學問還真多,還有沒有要注意的地方呢?」

 姐姐:「這次民調內容是調查各黨總統候選人的支持度,所以還要注意每家民調機構的背景和經費來源。」

 小城:「不同民調機構做的民調,也會影響調查結果嗎?」

 姐姐:「當然哪,如果民調機構有些微的政治傾向,或是做民調的經費來自特定政黨,就可能在選擇調查的對象或問卷設計上,偏向特定候選人!」

 小城:「你不說仔細,我還真沒想到!」

 姐姐:「在民意調查過程中,有太多因素會影響民調數字的準確度,所以看民調不要只看數字高低,也要確認民調機構、調查方法、問卷內容等,排除不可信的數據,才能真正評估民調數字。要記得:民調是參考指標,任何民調都可能有誤差,千萬不要過度相信單一民調的結果呵!」

新聞放大鏡

 選舉期間,許多民調公司會透過手機、市話或網路,詢問大眾對各候選人的支持度,然而,不同民調機構的結果有時差異很大,甚至引發爭議。

 我們關注最近總統候選人的選舉民意調查時,要懂得檢視民調數字背後的相關資訊,並注意以下細節。

‧看調查機構調查多少人,理論上調查人數越多,越接近實際情況。假設A公司做民調,選擇十人訪問,作為全國人民的意見代表;B公司做民調,找全國可投票的人問一遍,最後統整出的數據,會比A公司更加接近實況。

‧調查對象的背景資料也很重要,要檢查調查機構是否平均調查男女數量,是否找二十歲以上可投票的人受訪,如果受訪者是一千名男性,十名女性,且包含五百名國小兒童,這就是不可信賴的民意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