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生物與人文
鸚鵡螺如海中潛水艇沉浮於海洋
(2023/11/3)
鸚鵡螺殼有大小不一的隔間。
「鸚鵡螺」,單從字面上看應該是海螺無誤;其實,鸚鵡螺缺少螺旋狀的外殼,也沒有海螺典型的口蓋,眼睛周圍還布滿觸手,顯然不是我們定義中的海螺。
鸚鵡螺存活的年代,比大多數的恐龍都早,目前還在海洋優游,儼然是不折不扣的「活化石」。
臺灣和大部分的中國海域,並不是鸚鵡螺的棲息地,原住民和古代華人卻懂得用鸚鵡螺製作酒杯和裝飾品。這樣看來,鸚鵡螺不但是地球演化舞臺上的資深成員,還與人類有微妙的關係。
外形異於常見頭足類
鸚鵡螺的觸手長在頭部附近,和烏賊、章魚都屬於「頭足動物」。不過,烏賊的觸手有十隻,章魚有八隻,上頭都密布吸盤;鸚鵡螺的觸手高達九十隻,卻沒有吸盤。
此外,烏賊和章魚的眼睛複雜,而鸚鵡螺有一雙簡單的瞇瞇眼,呈像的原理和針孔相機相同。章魚和烏賊缺少外殼,因此運動力強,能夠瞬間加速逃逸;鸚鵡螺背了大外殼,運動能力自然大打折扣,算是海洋裡的慢郎中。這樣看起來,鸚鵡螺的外形長相,跟常見的頭足動物可說是大相逕庭。
海中沉浮靠一根體管
鸚鵡螺動作緩慢,是鯊魚、扳機魨等魚類的美食,牠們為了自保,採取「晝伏夜出」的生活形態,白天躲在珊瑚礁的深水區,等到夜幕降臨才慢慢浮上來,以動物的殘骸或蝦蟹的蛻殼為食。
鸚鵡螺為什麼可以在水中如潛水艇般浮浮沉沉呢?
因為牠瑰麗的外殼內部,排列著大小不一的隔間,最外側的隔間最大,主要用於容納軀體,而其他小隔間有體管貫穿。當體管分泌體液,增加整體的密度,鸚鵡螺就下沉;反之,體管收回體液,讓隔間布滿氣體,整體密度降低,鸚鵡螺就上浮。鸚鵡螺的垂直運動原理,可說和人類製造的潛水艇如出一轍。
造形優美化身藝術品
鸚鵡螺的外殼造形優美,身體末端黑色的部分像極了鸚鵡的彎嘴;又因為內殼珍珠層光澤璀璨,古代中國工匠發揮高超手藝,加工製成酒杯,也就是詩詞偶見的「鸚鵡杯」。
三國時期古書《南州異物志》介紹鸚鵡杯:「杯形如鳥,頭向其腹,視似鸚鵡,故以為名」;詩人李白也曾寫下「鸕鶿杓,鸚鵡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豪情詩句。
不過,鸚鵡杯到底什麼模樣?古書畫冊沒有留下任何圖像。西元一九六五年,中國南京挖出東晉時期古墓,發現一只以銅加工的鸚鵡杯,這才解開了千古以來的想像。
無獨有偶,文藝復興時期的歐洲,王公貴族也流行以鸚鵡螺當成珍稀收藏。因為鸚鵡螺底部圓滑,歐洲銀匠將鸚鵡螺裝上底座,加上繁複的神話主題裝飾,做成精美絕倫的站杯。
臺灣海域不產鸚鵡螺,但綠島、蘭嶼,甚至野柳、金山等北海岸海灘,卻可以撿到空殼。原來鸚鵡螺死亡,肉體消失後,空殼會浮上海面,可能順著黑潮北上,從南太平洋一路漂過來。
蘭嶼的達悟族會將拾獲的鸚鵡螺殼加工切片,串成鸚鵡螺項鍊,婦女於重要慶典時披掛。
鸚鵡螺外殼黑色的部分,酷似鸚鵡的彎嘴。
典藏於荷蘭國家博物館的鸚鵡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