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前夕,光復國小二年十一班的孩子們在校園裡種樹;他們細心的挖土、覆土,再唱歌、跳舞來為樹苗祈福,也在心田種下對大自然的愛……再次種下梔子樹苗幾年前,有一群學生曾在校園種下十五棵梔子樹苗,由於種在小朋友下課玩耍必經之地,最後只有三棵倖存,因此教師經常想把梔子樹「種回來」。去年底,教師得知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提供民眾免費苗木的申請,梔子剛好名列其中,於是在學務處陳雲珠老師的
「桃園市自主學習3.0實驗室」課程多元,還常外出見學。這次參訪「橫山書法藝術館」,是林瑋婷老師主導的「小小建築師」課程。文房四寶融入地景享受書藝美大埤塘、幾棟相連的清水模建築,映入眼簾,導覽員介紹說:「埤塘有水代表硯臺,房子黑頂白牆,代表書法顏色,蜿蜒小徑是書法字跡,一旁的狼尾草是不是很像毛筆?」藝術館的環境設計蘊藏文房四寶意涵,富有巧思,難怪曾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前一陣子,土耳其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強震,造成土耳其與敘利亞人民重大傷亡。強震發生後,臺灣迅速派搜救隊前往,除了有一百三十名搜救員,還有五隻毛孩小英雄,牠們透過敏銳嗅覺,在倒塌樓房間執行搜索任務。重大災難發生,「搜救犬」向來是尋找生還者重要的助力。為了讓學生認識身懷任務的搜救犬,桃園市龍岡國小舉辦「認識救災小英雄:搜救犬」活動,邀請「內政部消防署特別搜救大隊」領犬員詹天文教官及「桃園市消防局
臺北市北投國小校歌的第一句是「大屯巍巍,溫泉淘淘」,學校新的特色遊戲場以大屯山與溫泉為主題做設計,除了有攀岩、攀繩場地外,還打造了兩層樓高的立體螺旋滑梯,同時結合「軍艦岩、丹鳳山縱走」的走讀課程,成為訓練小朋友手腳協調、自我挑戰的基地。認識臺灣挑戰闖關遊戲新學期,五年級社會課程「認識臺灣」單元,也結合遊戲場特色,設計「社會地理」闖關活動,讓學生運用課堂所學,班級更可在上課時
「老師,這個學期讀完,我就要搬家、轉學了。」「哇!你不念完這個年級嗎?這樣學習比較完整啊!」「沒辦法,新家距離比較遠,只好轉學。」師生對話語帶不捨,但彼此都知道不可能改變,於是教師結合感恩祝福活動,讓班級合製一本溫馨小書。製作小書有共識教師宣布有人要轉學的消息後,學生紛紛向主角表達慰留之意:「為什麼不把四年級讀完?」「以後不能一起玩,太可惜了!」教師趁機問:「你們要不要祝福彼此?請
聯合國二○一五年提出SDGs永續發展目標,號召全球各國在二○三○年前完成遠大任務!身為地球人,當然要參與環境保衛戰,塗城國小結合這個國際議題,引導學生閱讀,並發揮愛地球的力量。綠點子有創意去年暑假,圖書館就透過闖關活動介紹SDGs,並推荐好書,鼓勵親子於假期共讀。《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可從不同角度發現世界的美好,了解「服務」給彼此帶來溫暖;閱讀《尋水之心》可知:某些人沒有乾淨的水可喝
新竹縣文山國小有三棵近兩百歲的楓香老樹,矗立於操場邊。它們曾經獲得「第一屆全國最美校樹」的殊榮,守護一屆又一屆的文山學子。治療生病老樹大自然的景物也會變遷,四年前,一棵楓香樹感染褐根病,不幸死亡。在教育局與農業處的協助下,學校全力搶救另一棵開始生病的老楓香,諮詢樹醫生的建議,也用盡方法治療,更把根系移植到另一棵健康楓香樹上,尋找一線生機。只可惜,生病的楓香樹沒有好轉跡象,似
新冠肺炎依然籠罩,教師發現:開學後,不論是體力或精神,學生都不似以往那樣有活力。於是,幾個班級相約前往東眼山,請大自然老師幫忙療癒孩子。森林探險活力復甦當車子行經石門水庫,學生久聞水庫大名,卻第一次親眼看見,不由得驚呼起來。一進入東眼山,壯觀的雲瀑相迎,又贏得他們齊聲讚嘆。活動一開始,導覽員介紹東眼山之名的由來,再領學生進森林探險;他們邊走邊聽解說,不只活動四肢,腦子也跟著
師長們都知道「情感教育不能等,性平觀念要落實」,也了解性平教育不是某科教師的責任,但如何將這個議題融入校園生活,卻是大考驗。新北市八里國中藉由闖關方式,協助新生探討性平意涵、轉大人。探討性平營造友善環境學校要辦理大型性平活動,如何能讓學生在放鬆狀態下吸收並建構性平知識?在第一次段考後,輔導教師先進行暖身課程,營造可以安心談論性議題的友善環境。另外,邀請八里區國小的專
屏東縣建國實驗小學三十四位親師生,趁假期展開九天近九百公里的單車環島活動,沿途不能挑剔吃住,這挑戰將延續成學校的傳統。面對挑戰不當草莓族兩年前,行前訓練已展開,師生循序漸進,從八公里練騎到一百二十五公里。日晒雨淋、逆風、陡坡,不免讓學生手起水泡、屁股磨破皮,不過他們都按耐性子,邊騎邊哭也想騎完全程。施世治校長認為,單車環島把孩子帶離舒適圈;騎行過程得忍受各種不舒服,挑戰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