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有個高中生在網路上販售自己的筆記,因為筆記內容精采,銷量相當可觀。這種現象其實反映: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有點吃不消了。在我還是小學生的那個年代,我不用上英語課,也沒有本土語課,更別說什麼電腦課了。如今,學習環境產生極大的變動,學生為了因應,不得不改變學習形態,而仰賴別人製作精良的筆記,就是其中一種因應方式。另一種類似的因應方式,就是觀看各種說書網紅或解說知識網紅製作的影片。
最近《富比士》雜誌提及一本二十年前出版的書──《領導者》。「什麼是領導人?」對這個問題,大家有不同的看法,這本書收錄的答案高達八百五十種。到底怎樣才稱得上「領導人」呢?來到二○二三年,領導人的理想樣貌仍然是「站在臺上,拿著麥克風號召大家行動」嗎?強勢作風已過時《富比士》雜誌說,理想的領導人,是對人慈悲(compassion),對人好奇(curious),還要有雅量,願意居於
猜猜我們是誰!我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我們,不只是維持生命所需的營養來源,也是啟動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這五感的便捷小徑,還是人際交流的溫暖媒介,更是文化傳承的智慧大使。我們,總是盡責的扮演這麼多角色,只是平時大多靜悄悄的、無聲無息的,唯有在重要節慶時才會扯開嗓子大聲嚷嚷。我們是誰?是食物,是美食!在這喜迎年節的時刻,或前一年的尾巴和新一年的開頭,我們一定要閃亮登場,與君同樂才行。既然我們這麼重要,如何帶孩子與我們同樂呢?認識我們,裝扮我們,品嘗我們!不知道怎麼做?趕緊找出《國語日報》這個好幫手。每週三第四版生活
聯合國二○一五年提出SDGs永續發展目標,號召全球各國在二○三○年前完成遠大任務!身為地球人,當然要參與環境保衛戰,塗城國小結合這個國際議題,引導學生閱讀,並發揮愛地球的力量。綠點子有創意去年暑假,圖書館就透過闖關活動介紹SDGs,並推荐好書,鼓勵親子於假期共讀。《市場街的最後一站》可從不同角度發現世界的美好,了解「服務」給彼此帶來溫暖;閱讀《尋水之心》可知:某些人沒有乾淨的水可喝
全球最新教育趨勢強調:關鍵能力的學習應與日常生活情境連結。越來越多學校重視「讓學生藉體驗各種生活情境,發表心得與發想創意」。在家庭中,也有越來越多的父母經常讓孩子參與更多家事服務與家庭決策,期望孩子在家庭生活中更有參與感。融入故事情節然而,如何讓孩子參與這些有意義的活動時,不是流於形式上的規範,而是能夠自主自發還充滿樂趣呢?運用遊戲化的機制,可以讓生活常見的活動變成具有情節的有趣故
美國兒科醫學會於五年前發表聲明稿反對體罰,並引用諸多研究佐證,宣導「體罰會增加孩子攻擊行為或其他偏差行為的機率,且帶來多重負面結果」;然而,我相信全世界大多數人類文明,都曾經以體罰來管教小孩子。究竟為什麼體罰這種陋習會代代相傳,又為什麼今日被科學質疑呢?父母體罰有深層理由理論上來說,體罰是藉由讓孩子感到疼痛,以矯正他的錯誤行為,目的並不是傷害他。這觀念大家應該都很清楚,然而,許多研
有一回參加某所學校的座談,和學生父母談到網路裡的詐騙現象,已經逐漸成為青少年孩子的困擾。現在的青少年對網路生活熟稔,對電子支付也習以為常,再加上多半擁有為數不少的零用錢,一不留神就落入詐騙陷阱。這時,一名女士發言:「老師,我的孩子前不久就被騙了,我想向大家示警一下。」其他學員或訝異或同情的望著她,我佩服她的勇氣,也提醒她留意隱私,畢竟這是一場小眾活動,很容易能打探到消息。她提及有段
剛吃過年夜飯,孩子拿到長輩給的紅包,個個眉開眼笑。正要展開桌遊大戰,奶奶朝孫子走來,遞給他額外的紅包,口中還念著:「要乖,要好好讀書哇!」可蓉看到這個情景,覺得不公平,明明她才是家族中表現最好的「孫女」,怎麼反而被忽視?於是一臉不高興。媽媽注意到可蓉表情的變化,坐到她旁邊,輕聲說:「爺爺奶奶就是重男輕女;只要你把書念好,以後他們自然無法看輕你,你證明給他們看。」家族迷思令子孫受苦家族迷思,指的是家族中一代傳一代,未能與時俱進的家族信念、家族規範或家庭祕密。這些傳承下來的規定,有當初的背景脈絡,像是農業時代,男丁多,就有較多勞動人力可以改善家中經濟,以及傳宗接代,
如果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你會怎麼做?很多開明的父母會以關心取代苛責,甚至不責備孩子為什麼沒有獲得理想的成績。如果你正是這樣的父母,建議你可以再進一步,因為孩子不一定知道「父母在意的是我有沒有學到知識,而不是有沒有獲得好成績」。孩子考試成績不如預期,如何陪伴他改善?步驟1檢視準備方式你同理孩子時,我鼓勵你還要陪孩子檢討,了解考試失利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有些孩子之所以沒有
新竹縣文山國小有三棵近兩百歲的楓香老樹,矗立於操場邊。它們曾經獲得「第一屆全國最美校樹」的殊榮,守護一屆又一屆的文山學子。治療生病老樹大自然的景物也會變遷,四年前,一棵楓香樹感染褐根病,不幸死亡。在教育局與農業處的協助下,學校全力搶救另一棵開始生病的老楓香,諮詢樹醫生的建議,也用盡方法治療,更把根系移植到另一棵健康楓香樹上,尋找一線生機。只可惜,生病的楓香樹沒有好轉跡象,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