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公民的生活思辨課

文/林玫伶(國立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前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

 出生在戲院的我從小看電影長大,小時候看電影時最關心誰是好人、誰是壞人,以便戴上善惡分明的眼鏡,安心的看到最後。長大後和身邊朋友一樣愛追劇,當中有一種被歸類為「爽劇」的,高強度、快節奏,強調結局一定大快人心,頗受觀眾歡迎。這些二元對立的道理單純不費力,對想要放鬆一下的觀眾來說無可厚非,的確也是休閒的好選擇。

 但生活不是這樣,處處充滿無法簡化的問題。

  昨晚剛旅遊回來,隔天要上學還是請假休息?購買對號座的乘客遇到買站票的老弱婦孺,要不要讓座?面對好心卻幫倒忙的朋友,要不要生他的氣?表決結果多數同意通過了,原本反對的人可以不遵守嗎?

  猜想大多數人會說:「看情況!」

  太好了。這就代表許多問題的確需要進一步分析原因、審酌情勢、通盤考量,才能做出適切的決定,而這是每個人一生中經常要面對的功課,也是這套思辨小書想要傳達的重點。大腦開啟思辨模式,不但能敏於覺察問題,也有助於邏輯分析,同時培養獨立判斷及創新思維的能力。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於2015年有機會參與一項「未來公民好品格」專題企畫,接觸到民間公民與法治教育基金會引進的美國公民教育中心(Center for Civic Education)《民主基礎系列》叢書,花了半年時間將四大公民素養「權威」、「隱私」、「責任」與「正義」改寫成適合臺灣校園的情境及學習任務。這個奇妙的經驗對我日後影響甚大,不論是在校長崗位或日常生活都深受其益,本書有部分的篇章也運用了該叢書解決問題的方法。

  最後要感謝國語日報出版中心嘉淩、庭瑋用心編輯本書,用最好的方式把內容呈現在讀者面前,敬請享用。

  延伸閱讀:《小公民大思辨1+2》
 https://www.mdnkids.com/ebook/products.asp?P_Sn=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