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小知識

「防疫學化學」肥皂酒精 清潔消毒好物

(2020/04/09中學生報)
文˙圖片提供/虞景翔 製圖/朱怡貞

 預防新冠肺炎病毒,許多專家呼籲用肥皂勤洗手,但不方便洗手時,人們用酒精消毒雙手,現在防疫物資酒精短缺,小型噴霧罐也變得搶手。這種瓶罐的瓶身和噴嘴主要都是塑膠製品,而塑膠有很多種,每一種都能當作酒精的分裝瓶嗎?

酒精停留四分鐘才能消毒
 日本京都府立醫科大學二○一九年九月在美國微生物學會期刊mSphere ,發表一項研究指出,消毒雙手時,酒精無法取代肥皂。研究人員進行實驗發現,酒精能夠溶解冠狀病毒的「外殼」,但如果病毒是包覆在飛沫等黏液中,酒精停留雙手120 秒後,病毒還維持活性,直到停留240 秒後(即4 分鐘),才確保完全殺死病毒,但皮膚也因此受到了嚴重刺激。

肥皂在水中解離分解黏液
 肥皂是一種長鏈形的鹽類,在水中解離後,一端形成帶極性的親水端,因為電磁力的吸引,易溶於同為極性分子的水中;另一端則不帶極性,形成疏水端(或稱親油端)。當含有油脂、皮屑的黏液遇上肥皂分子時,會被肥皂的親油端包圍,而親水端則將黏液滴拉入水中,被包圍的黏液滴因為親水端的互斥不會再重組,油與水的介面被打散,這個過程稱為「乳化」,而病毒也隨著黏液被沖入了水中。因此,用肥皂是最有效消毒雙手的方式。如果無法使用肥皂洗手,酒精則可降低手上病毒的活性。

盛裝容器防酒精揮發滲出
 不過,酒精如果分裝到塑膠瓶時,一定要注意塑膠的種類。塑膠屬「鏈狀聚合物」,加熱時可重新塑形,又稱為熱塑性聚合物,共有七類。市售消毒用酒精通常會盛裝在白色半透明、材質編號2 號的「HDPE,高密度聚乙烯」容器;另外,耐熱攝氏100 度以上、抗酸鹼又堅固的5 號「PP,聚丙烯」也能安全存放酒精。
 但是,經常製成保麗龍,材質編號6 號的「PS,聚苯乙烯」容器,以及材質編號3 號的「PVC,聚氯乙烯」則不適合盛裝酒精,PVC更會釋放塑化劑,被認為是戴奧辛的問題源。編號1 號「PET,聚苯乙烯」與4 號「LDPE,低密度聚乙烯
」容器對酒精有一定的耐受性,但還是有酒精從瓶身揮發滲出的風險,而且PET(例如寶特瓶)長期使用也會溶於酒精,幸好PET不含塑化劑。台糖公司販售的消毒酒精就用PET盛裝,且建議作為環境消毒,避免用在餐具和雙手。
 7 號塑膠容器則有多種子分類,對酒精的耐受性不一,一般民眾很難辨別怎麼使用。簡單整理一下,酒精如果盛裝在材質編號2號HDPE和5 號PP,用於手部清潔沒有問題;盛裝在1號PET 和4 號LDPE容器,耐久度較差,應該避免長期存放,或僅用於環境消毒;盛裝在3號PVC和6 號PS,就不宜使用。大家準備防疫物資時,也要留意這些限制,才不會在面對病毒時「傷敵一百,自損三千」。

酒精易燃 應降低噴灑距離
 酒精濃度是以「體積百分比」,而不是「重量百分比」來計算。酒精的密度與水不同,要稀釋濃度時,如果按重量稀釋,會有誤差,需要用有刻度的容器按比例調配。
 酒精是高揮發性的易燃物,變成噴霧狀時,與空氣接觸面積增加,會加快「反應速率」。將酒精往空中噴不僅沒有消毒效果,更可能引起火災。
 因此,使用時應降低噴灑距離(下圖),減少酒精停留在空氣中的時間。